在各级绿委办公室的积极组织安排下,我市掀起了全市义务植树活动高潮。统计表明,去年全市共有88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全市义务尽责率平均达41.5%,其中市区达80%,武进区达90%以上。 市绿办全力搞好义务植树规划,严格落实义务植树任务和责任,加强考核验收力度,加强义务植树活动的技术指导,落 近年来,我市义务植树的形式日趋多样化。认建认养绿地、林地活动开展也比以往更加广泛。 绿化为本文化为魂 按照“绿化为本、文化为魂”的绿地建设理念,我市近年来建成一批精品绿地,既丰富了旅游资源,又提升了常州城市品位。在居民较为密集的中心区,为满足市民出行、休闲、锻炼的需求,让市民充分享受绿色、阳光、清新空气。市园林局按300米服务半径,建设了一批面积500至3000平方米大小不等的小游园;按1000米服务半径建设了人民公园、翠竹公园、五星公园、文化宫广场、怀德广场、青山广场、勤业桥绿地、政成桥绿地、荆川公园等公园绿地。 近年来,我市突破以往“见缝插绿”的观念,按照市“中心求精、城郊增量”的原则,通过入城口、城市节点的敞开改造,大型公园绿地建设,快速干道绿化带建设,通道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总量。2002年,完成沪宁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晋陵北路北段、草堂路绿地建设工程;2003年,建设青洋路、龙江路绿带,建设并调整了延陵路、晋陵北路、长江路等景观大道,规划建设了淹城森林公园、园艺博览园、五星公园、翠竹公园、青枫公园、新区中心公园等一批大型公园绿地。2004年,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重点抓了城区17条道路的综合环境整治和公共绿地建设。2005年,完成荆川公园敞开扩建工程、国防园绿化工程和青枫公园(一期)工程建设。 与此同时,市园林局按照“绿化为本,文化为魂”的宗旨,依托城市特定的地形地貌,依托常州二千余年历史文化积淀,以绿地为载体,叙说历史,传承历史,塑造鲜明的富有城市个性特色的绿地景观。兰园改造项目,利用原地挖掘的“山海镇”讲述吕洞宾与常州的一段传说;芦墅公园改造的景点“芦笛笙歌”、“采菱归”等,根据清代常州籍诗人杨伦诗“芦墅放舟”意境而塑造,东坡公园改造则写出了一代文豪苏东坡与常州的不解之缘;荆川公园以“深层次挖掘荆川文化,整合原有文化旅游资源”为原则,建有反映荆川先生文韬武略的主题雕塑、文武道。将在今年5月开放的西新桥关河绿地(椿桂园),因毗邻古代学府,以“千载读书地、现代学习城”点题。 街头绿地等你“牵手” 又是一年“3·12”,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市绿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最近不断接到热心市民的来电,具体咨询认建、认养的有关事宜,表达出由衷的“爱绿“之心。 根据《常州市绿地认建认养实施办法》,市园林局、市绿委办最近推出了“体育广场”绿地等12块大型城市公共绿地接受市民的认养。有意认养绿地的单位或个人,可向市绿委办提出认养申请,办理认养手续。 据介绍,认养绿地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由认养单位或个人直接负责绿地养护、保洁和管理工作,并监护树木花草及设施不受破坏。二是按照协议规定提供经费,委托专业绿化部门进行养护管理。绿地认养期限一般为3年,最低不得少于1年。市园林局、市绿委办将对认养绿地的单位或个人颁发认养绿地证书,并在绿地中竖立标志牌。同时鼓励单位和公民为城市绿化建设捐款。捐赠资金达1000元以上的单位和100元以上的个人,市园林局、市绿委办将发给捐赠证书。 市区街头的绿地面积有大有小,本次推出接受认养的绿地,都属市园林部门直接负责管养,面积一般较大。若有市民想认养小块绿地,可与所在区建设局、绿委办联系,办理小块绿地的认养手续。 (责编:徐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