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长韩涛向全社会作出公开承诺: 热点初中“学区”要扩大 从今年开始,外地学生进省中不必再多20分 常州的热点初中施教区将有所扩大,从今年开始,参加常州中考的外地户籍学生,想进省常中,再也不用比常州户籍的学生多考20分了;同时,今年将首度向社会公布市区各初中校的明细施教区。10日,市教育系统召开的“创优机关作风,加强行风建设”专项行动动员会上,教育局局长韩涛公布了教育行风建设18条措施,向全社会作出了上述公开承诺。 热点初中“学区”肯定扩大 24中、实验初中、北郊中学、清潭中学……这些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初中,但如果你的住所不在它们的施教区(即俗称的学区)内,孩子想进去,真的有点难:拿老百姓的话说,“既要考一考,还要花点钱”。今年,上述热点初中的“学区”肯定要扩大,对口的小学也会有所增多。至于具体怎么扩,扩多大,教育局还在商讨之中。 不过,“18条”中,教育局也明确表态:“建立健全教育新闻发布会制度,2006年上半年向全社会公布老市区初中施教区并及时公布各类招生、收费的有关政策和程序。”据悉,以往各个学校的“学区”从未集中向社会公布过,不少市民常常要多方打听才能确知,此次首度公布各初中校的施教区将大大提高透明度。而在条件成熟之后,市区小学的施教区也会明确公之与众。 中考取消户籍限制 “破除户籍,从2006年起外地户籍学生与本地学生高中升学一视同仁。”这一表述无疑是教育局“惠民18条”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据介绍,允许外地户籍学生在常州参加中考的政策我市已实行了好几年,但是,这些学生进高中与本地籍学生并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进同样的学校,他们必须多考20分。以一名优秀学生进入省常中为例,本地学生统招入学只要630分,而外地籍学生考630分却很可能只能达到择校分数线,要多交不菲的择校费用。 教育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在常州读初中的新市民子弟逐年增多,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会通过中考继续留在常州读高中,取消户籍限制正是体现对他们的教育公平。新市民为常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常州没有理由因为户籍问题在他们的子女接受教育问题上人为设限。 孩子早上上学晚10分钟 教育局“18条”共分6大版块,其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这一版块条款最多,共有4条,其主施律是减负提质,而严格控制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再度被重申: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5小时。同时,明确规定,从4月份第一周开始,早上小学8:00、初中7:30之后开始组织教育学活动,中午保证学生有1.5小时的休息。 据了解,目前市区小学早上要求的到校时间多在7:50,而初中校多在7:20,新规可以让孩子们早上晚起10分钟。不过,也有部分学校的校长表示,他们目前已经是按照新规定的时间表在操作了。“难实现的可能是少部分农村学校。”一位城区初中校的校长说。不过,韩涛局长的态度很明确:“18”条就是对全市人民的承诺,教育局会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教宣 陈征) (责编:徐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