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常州要闻 > 正文

常州启动绿色引擎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5-14 13:28:53 标签:
从“近代工业发祥地”到“现代装备制造城”,常州发展的脚步从不曾停歇。
  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以服务外包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及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特别是跨国公司推动下的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为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对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2007年的常州,“绿色引擎”强势启动。
  关键词:常州特色
  在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定位上,常州特色鲜明。我市的发展定位是:两基地一中心,即“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长三角服务外包承接基地”、“亚洲创意动漫制作中心”。具体说来,就是在创建“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实力增强和规模扩张,使常州与苏、锡、宁等城市一起,共同成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使常州成为苏南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带中具有发展特色和贡献份额的重要成员;充分借助和接受上海作为“中国外包合同中心”的条件辐射,通过为上海做分包和配套,扩大总量和规模,提升能级和水平,努力使常州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服务外包承接地;充分发挥常州市动漫产业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成为亚洲创意动漫制作中心。
  与产业定位同样富有特色的是常州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模式。我市确立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基本模式为“基地城市+示范区+重点企业”。常州作为江苏及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同时将软件园、动画基地和科教城作为三个示范区,并在示范区内引进和培育一批服务外包的龙头企业、品牌企业。
  关键词:战略选择
  特色决定战略。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常州选择了“五大战略”: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合资合作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培育自主接包企业;实施市场化发展战略,以企业为主体,运用“官助民办”的市场化模式,加快载体建设和经营管理;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打造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实施离岸带动发展战略,以离岸服务外包带动发展国内服务外包;实施重点突破发展战略,以信息技术外包、创意动漫、工业设计为突破口,形成服务外包产业的特色优势。
  而一连串振奋人心的数字则让常州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蓝图愈加明晰:到2010年,全市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位居国内前20位,总产值达到250亿元,其中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超1亿美元,有30家企业进入全国服务外包1000强,初步形成服务外包的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到2015年,形成比较完整的服务外包体系和相关产业链,逐步成为常州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助推之策
  如何让“绿色引擎”更好更快启动?常州推出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助推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
  ——成立“常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组织推进体系。
  ——建立政策促进体系:放宽服务外包产业市场准入条件。除国家明确限制和禁止的以外,所有服务外包投资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登记需进行前置审批外,其他服务外包企业的设立登记均不得设置前置审批,实行内外资同等待遇;制订服务外包产业扶持政策,通过《常州市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若干政策意见》的修订,在政策层面上解决事关示范区建设、平台搭建、企业培育和人才培养以及外包企业业务开拓的鼓励扶持。
  ——建立服务外包产业人才促进体系。加快培养一批、大力引进一批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建立非盈利性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
  ——建立服务外包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公共技术服务设施,建立公共测试中心、公共数据中心、公共实验室、业务解决方案中心;加快建设多宽带通信设施,加快推进苏南国际机场建设;积极搭建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平台、服务外包企业投诉平台。
  ——建立服务外包产业行业服务体系。成立“常州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组建市级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并在现有常州软件出口联合会的基础上,成立“常州市服务外包企业协会”。
  ——建立服务外包产业统计考评体系。借鉴国际权威机构统计方法,联合服务外包产业先进城市,共同制定服务外包产业统计办法。
  “服务外包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发展前景和增长空间难以估量。因此,要做强服务外包企业、做大服务外包规模,常州将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培育提升,一手抓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市外经贸局局长李小平说,“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我们不仅需要奋起的勇气和信心,更需要足够的谋略和恒心。”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