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网常州晚报讯 记者昨天从市统计局获悉,7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4,涨幅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反映通货 据统计部门人士介绍,我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对市内70多家商业网点的590多个规格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调查,经过几何平均,分别计算出251个基本分类指数,再以居民消费支出额为权数,采用综合公式汇总计算出来的。 价格呈现“五升三降”格局 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市8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五升三降”。 在价格上涨的部分中,食品类以15%的升幅占据首位,紧跟其后的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升幅为10.9%。其他上涨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为居住、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衣着,分别上升2.9%、1.1%、、0.7%。 而价格下降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分别是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烟酒及用品,分别下降4%、3.7%、0.1%。 统计部门人士认为,交通通讯项目之所以能成为下降的首位,主要是由于公交在实现优惠票价,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后,越来越多的市民改变出行方式,买张月票搭乘公交有关。此外,通讯服务经营单位不断推出优惠措施,也使得人们的通讯开销逐渐下降。 食品价格影响CPI上升4.7个百分点 统计部门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涨的原因,归结为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力。一位统计人员在计算一番后告诉记者,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总指数上升4.7个百分点。 “如果7月份食品价格未变动,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会是什么样子?”统计部门人士解释,那就是把总指数减去4.7,得出的数字小于100。它说明,如果不是食品价格上涨,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本来还是走低的。 作为本地居民主要食品的猪肉,价格连续高位上扬。据统计监测,7月份猪肉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67.9%,较上月也上涨7.8%。影响的不仅仅是猪肉,与其相关的副产品,如猪内脏、猪血等,其综合价格也相应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五成多,比上个月也涨了4.1%。 地产菜受暴雨及高温气候的轮番影响,加上供应进入季节性“伏缺”,市场上部分鲜菜价格出现大幅上扬。与猪肉近乎同步,7月份鲜菜类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7.2%。但这一上涨“伏缺”季节性因素较多,因此比上月上涨了22.4%。 猪肉,包括食用油等食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洋快餐汉堡、水饺、熟肉制品等相关食品价格也相应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7月份粮食制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5%,畜肉制品价格上涨24.1%。让人在涨声一片中稍稍安心的是,主食品价格的涨幅,比去年同期仅上涨1.5%。 (范晓青 何骘一 益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