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常州市大力培育和推进研发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在常州科试集团,见到一台最新研制的国内首台井下电动防爆车,它预计将于今年年内投入批量生产。据介绍,这款电动防爆车由科试集团与美国EVI公司合作开发,不仅油耗为零,还能有效减少井下一氧化碳的排放。这款新型井下运输装备柴油机,7月份投入批量生产,它是由科试集团与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的,与原有的柴油机相比,油耗能降低20%,一氧化碳排放减少60%。 新产品的层出不穷,源自于科试集团研发中心长期的科技创新。经省科技厅批准,今年科试集团将投入2500万元,用三年时间建设江苏省煤矿井下防爆车辆重点实验室。7月30号,省科技厅组织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神华集团、清化大学等地的专家,对该实验室的建设方案进行了论证。这也标志着我市继高校院所后,企业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了零的突破。“搭建一个与世界接轨的、国内最高水平的开放式的研发平台,能聚集和吸纳国内外行业专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常州科试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王眉林说 近年来我市突出企业这一创新主体,加快研发机构建设。目前全市大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已建有各类研发机构1292个,研发人员近5.5万人,年研发支出近83亿元。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在全省名列前茅。 全市56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建有率达87.6%,比三年前提升25个百分点。今年,我市有39家企业列入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队伍,数量名列全省第三;中科院常州先进所和北京化工大学常州研究院双双跻身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院所行列,数量全省最多;常州科教城成为今年我省唯一一家科技服务示范区建设项目。目前全市拥有“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等“两站三中心”914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总量已达467个,超过51%,建设水平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今年做了大量的争取工作,争取的项目和经费数突破了历史的纪录,同比增长100%,今年能争取到5000万元省科技基础设施经费的支持。”市科技局计财处处长李振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