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最后一天,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国研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以及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报告》、《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报告》。这三份报告看似各个独立,但都牵涉到“流通”——这个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产业。报告显示:外资正在紧逼中国流通业。 外资紧逼中国流通业 “去年吴仪副总理亲自参加了流通业大会,可见中央对发展流通业的重视,现在各级政府都把流通业作为先导产业。”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司长房爱卿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来强调流通业的重要。 去年4月,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召开,改革开放27年来,由国务院主持召开全国流通工作会议这还是第一次,而经过此次会议讨论最终形成的《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在去年8月出台,这一切昭示着流通业发展的新契机。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国家如此重视流通业的发展和来自外资的压力不无关系。2004年12月11日,我国流通业对外商投资零售领域在地域、数量、股权比例上取消了限制;2005年又是我国分销领域入世过渡期基本结束后的第一年,商业领域进入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外资并购风起云涌,内资洗牌如火如荼。 警惕中国沦为外资加工车间 “大型超市正在成为城市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主要场所的情况下,一些地区外资大型超市比重过高,甚至超过90%,这些地区外资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外资对内资企业的并购重组,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不无忧虑地指出,而目前我们“对并购理论、并购策略、并购秩序等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规范引导并购重组行为的法规体系还不完善。” 从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前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提出了“要谨慎对待垄断性跨国并购”, 到日前因商务部介入,凯雷集团收购徐工脚步放缓,种种迹象表明,外资并购内资企业的速度已引起国人的担忧。 无独有偶,在《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报告》中,也出现了这样的“跨国流通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管理、信息方面的强大优势快速抢滩中国市场,流通业面临严峻考验”的字眼。 “流通企业在逐步取得对制造商、供应商的支配地位。尤其是石油、钢铁等关系我国经济命脉的战略资源的流通问题,解决不好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将始终处于低附加值的末端。”《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报告》发出这样的预警。 这也正如有关专家所指出的:如果放任外资企业占据我国流通产业的主导地位,我们的工业企业将沦为国外流通企业生产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 内资流通企业急觅出路 面对外资的凌厉攻势,《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详细描述了去年流通产业对外全面开放后,外商投资出现的新变化,包括外资商业企业进入的速度、外资商业企业经营的形式、外资并购的情况等等。 在建议对策方面主要集中在加强市场主体——企业的竞争力方面,《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提出要加快流通领域的品牌建设,推进流通领域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培育工作,推动流通领域的企业兼并重组,对中小流通企业改革创新,并在融资、技术、信息、培训方面加强指导和服务。 相比之下,《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报告》提出的建议更为具体,该《报告》提出两点:创新流通业态,推动生产资料市场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批发市场的改造和提升。 “目前我国生产资料批发业态还十分落后,主要采取‘一买一卖’的传统交易方式,服务链、价值链短、流通附加值低。”《报告》建议根据不同类型产品的流通特点,有重点推进经营业态提升。加大推进汽车零配件、建筑装饰材料连锁超市业态建设。促进金属加工配送业发展,加快发展散装水泥配送,促进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由单纯的贸易向加工配送、物流配送方向发展。 2005年流通产业对外开放情况
专家观点 中国物流业要做出特色 去年年底我国物流业刚刚对外开放,各路外资物流企业就迅速登陆中国市场。原因何在?物流与采购行业协会研究所主任贺登才指出,首先,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外资、外商比较看好我国的物流市场。其次,我国许多民营中小物流公司在进一步发展上也遇到了“瓶颈”,在政策环境和自身运作模式上都有亟待解决的问题,才给了外资企业可乘之机。 针对我国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国家也做了许多工作,如为解决试点物流企业营业税重复纳税,出台相关政策,给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企业本身则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市场细分,明确自己的定位,做出自己的特色,培养自主创新的意识。 但在国内快递和同城快递行业中,国内企业还是以其本土化及低于外资企业运输成本、价格的优势占主导地位,就目前看,外资还是不能完全取代的。就目前说,开放的势头无法阻挡,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外资企业大肆进入我国、冲击我国物流企业的同时,我国现在也有许多大型物流企业跟随我国的生产、制造企业走出国门。 (记者 邓琳) 商报链接 外资商业企业在华动态 进入速度明显加快 2005年,商务部共批准了1027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是1992年到2004年12年间国家批准外资商业投资企业总数的3倍。 独资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 2004年底取消对外资商业的股权限制后,外商企业独资经营的愿望比较高,外商独资企业增加较快。已经以合资方式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也在向独家经营努力。 外资并购案例明显增加 2005年,商务部共批准流通业外资企业并购项目24个。其中,上海永乐电器公司一次性向外商转让61个店铺7;英国TESCO公司在境外收购了国内“乐购”25个大型超市50%的股份。 从零售向批发进军 在零售业态上,由以开设大型店铺为主,向专业店、便利店、折扣店等多种业态形式发展;外资商业从以零售行业投资为主,开始向批发领域大举进军。 名词解释 流通业 广义的流通业是商品所有者一切贸易关系的总和,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而狭义的流通,就是国际上通行的分销服务业,包括佣金代理服务、批发、零售、特许经营。通俗来说流通业是指从生产到消费的中间环节,通常指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和物流业四个大的流通分支。 统计上一般只是包括前三项,后一项是近5年内才加进去的。在现实工作中,制定流通业政策时一般很少涉及餐饮业,因为它实际上是通常意义上的生活服务业中的一部分,因此,官方文件讲发展流通业,基本上主要涉及三个分支,即批发业、零售业、物流业。 (记者 杨雪婷/文 田艺/图 赵振超/制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