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常州要闻 > 正文

德刊外资看好中国第二梯队城市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5-14 09:23:59 标签:

    德国《经济周刊》日前报道说:眼下,越来越多的外企决定不再向上海、北京和广州这些大都市投资,而是把目光投向如南京、武汉、重庆、宁波、大连和沈阳等迄今仍不甚引人注目的第二梯队的城市。该刊最近刊登一篇题为《大步赶超》的文章,介绍了正在中国投资市场出现的这一趋势:

    显然,于尔根·汉布雷希特在他的新厂区感觉良好。9月底,总投资达30亿美元的扬子巴斯夫一体化合资项目在扬子江畔的南京投入运营,德国巴斯夫公司的这位总裁在投产仪式上说:“我们爱南京。我们在中国详细考察了所有适合建厂的地点并得出结论:对我们来说南京是最佳城市。”

    巴斯夫获得的优势在于,南京的地价和劳动力价格比上海便宜。“尽管如此,在这儿我们享有沿海地区的全部便利条件”,汉布雷希特说。因为2.5万吨级的货轮可沿江直达厂区。

    巴斯夫的做法完全符合潮流。越来越多的外企决定不再向上海、北京和广州这些大都市投资,而是把钱投入第二梯队的城市。五星级宾馆正在那里拔地而起,以接待蜂拥而至的外商。所有城市都在用辽阔而现代的开发区、崭新的道路、充足的供电和最佳的电信技术招商引资。中央政府耗资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措施使它们与沿海港口的物流便利。而且,内陆城市的工资成本比沿海城市低20%到50%,薪金上浮的速度也比大都市慢。

    不过,在内陆建厂也有明显劣势:那里往往很难找到高素质的雇员和熟练工,通常也没有专门为外商子女开办的学校,英语的普及程度也不够。甚至中方经理也只有在得到高薪许诺后才愿意离开发达的大都市到内陆工作。

    在北京的中央政府正竭力弥补这些劣势。因为对中国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而言,让富裕和知识渗透到内陆至关重要。因此,一段时间以来北京重点向第二梯队的城市颁发建设重大项目的许可。例如,福特公司几年前去重庆从事生产,尽管美国人原本更喜欢在上海建厂,雪铁龙也在华中的武汉生产汽车。

    这种地方政策对这些城市是奏效的。目前武汉周围有5个开发区在建,其中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园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不仅雪铁龙和当地的东风汽车公司的许多配件供应商在那里生产,主要市场远离武汉的机械和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也纷纷在此安家落户。但武汉也不得不带给投资者另外一些东西。重工业使武汉属于中国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对那些在这里建厂或管理企业的外国经理而言,在武汉工作是地道的负担。除清新空气外,那里还缺乏外国餐馆、超市和社区。武汉在夏天尤如火炉。

    与大都市挂钩的城市最容易获得繁荣。比如邻近上海的港城宁波,企业在那里的经营成本比在上海低廉。苏州也成功地与上海挂钩。这座城市有两个工业园区。目前苏州是中国最富裕城市之一,而且它也把富裕传递给无锡、镇江和江阴这些第三梯队城市。(完)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