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专业,招生不足 被喻为“朝阳”产业的物业管理行业,几年来经历着人才“逃亡”的遭遇。 据介绍,物业管理专业曾经是个“香饽饽”。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物业管理行业刚刚起步时,很多学校看好这个“朝阳”产业,建设、旅游、物资等高职学校甚至师范专科学 可好景不长。进入新世纪,物管专业的招生就可谓“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建设学校2004年物管专业总共才招了9名学生,入校后还有3名转学了其他专业;2005年,一个班也就招了10名学生。据介绍,旅游、物资、常工院等原先开设物管专业的学校索性停招了。 学物管的少,毕业后真正从事物管的更少。一位建校毕业生在校园网发帖说:“当初进校时,我们都对这个21世纪的朝阳专业充满了信心,现在我们毕业了,一调查同班同学,绝大多数都改行了。” 物管公司,求贤若渴 没人愿意报考,毕业后改行,是不是当前的物管市场不需要人才呢? 不是。高正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万君伟告诉记者,正在申报一级资质的高正公司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现在一年就需要物业管理员40-50名,可是目前建设学校和常工院总共能输送的专业人才都不足这个数,何况还有很多毕业生改行。 截至去年10月底,我市已有物业管理企业139家,物管项目607个。这么大的一个物管市场,如果平均一家公司需要10个物管员,那就是1390人;平均一家需要5个,那也要近700人啊。现在的招生规模怎么能满足需求呢? 为了培养和物色更多的物管专业人才,物管公司主动担当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万君伟告诉记者,他们很乐意提供实习机会,这对公司选拔人才有好处。而且为了吸引人才,该公司对有留用意向的实习生就支付每月500元的生活费。最近常州建设学校和高正物管公司还联合推出了“5+2”实习项目,在校生每个双休日都可到高正公司管理的项目去实习,公司为每个学生安排指导师傅。由此可见,物管公司还是求贤若渴。 人才“逃亡”,原因何在? 为什么报考物管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从事物管工作的学生少而又少? 常州建设高职学校校园网上的一张帖子作了回答。一位名为“扬子”的网友说:“同班同学绝大多数都不从事本专业,难道我们都不喜欢?不是,而是工资太低,使得我们必须转行,否则都没法养家糊口。” 确实,就业待遇是影响物管人才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据彭后生主任介绍,前两年,物管专业的工资在建校所有专业中确实最低,直接导致大量毕业生和入校新生“逃离”。 那么,为什么同属建设行业的相关专业,物管专业的工资会处于最低水平?市物管协会秘书长梅鸥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的根本。他说,我市物业管理行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发展速度却不快,主要原因在于该行业市场化进程比较缓慢,六年来物管收费一直由政府指导定价,执行五级收费标准,六年中物管收费标准一成不变,因此人力成本占比70%的物管企业哪敢轻易涨工资,有的物管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索性请些老头老太。 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行业发展,而且导致物管企业陷入恶性循环“怪圈”——低薪物管企业招不到也留不住优秀人才,没有优秀人才再加入不敷出,往往就只能降低服务水平,并出现乱收费现象;服务不到位,加之乱收费等行为,又导致收费率直线下降。由此,物管矛盾剧增,物管形象变差,愿意投身物管行业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少。 美好明天,充满希望 昨天虽然有些黯淡,但明天仍然充满希望。 我市正在积极推行的前期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制度,将有效促进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参加招投标的前期物管项目,现已基本实行议价收费机制。鹏欣丽都、好日子家园等在建小区通过前期招投标,物管收费标准都超过了每平方米1元。这一收费标准开始逐步赶上周边城市苏州、无锡的物管收费水平。 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让物管行业的魅力日涨。万君伟总经理说,目前高正物管公司的员工待遇水平在行业内已处于领先水平,一般管理员年薪达到1.8至2万元,如果干得好提升为管理部经理,年薪可达4万左右。彭后生主任也表示,目前物管行业的工资水平已大大缩短了与其他专业的差距。 一位建校校友在网上发帖说,他现在从事物业管理的收入已经不低了,而且目前常州正处于物业管理规范期,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他对常州的物业管理很有信心。 本报记者 周瑾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