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常州要闻 > 正文

600对阵40000为中国制造业提供神兵利器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5-14 09:26:55 标签:

     靠自主创新,深圳大族激光不仅自己尝到甜头,还成为我国工业装备总体水平提升的“助推器”

    这几天,东莞兴科集团总经理高炳义特别兴奋:依靠刚装备起来的5台最新型激光打标机,公司今年首次跻进了世界高级产业链分工体系,一举斩获了摩托罗拉V3型手机70%的镭射金属按键订货量。他说:“采购先进设备后,我们的产量、产值翻了10倍,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为高炳义提供这些“神兵利器”的,是深圳市一家民营企业——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族激光)。

  600对阵40000的尴尬

    在世界高级制造业领域,切割、焊接流程的主力过去是数控冲床,但现在已逐步被激光焊接机所取代。在西方工业七大强国中最弱的意大利,目前全国激光焊接机的拥有量已达4万多台,而我国大陆迄今为止全部加起来也不足600多台,其中还有一半集中在外资企业。

    目前,我国使用的还主要是数控冲床。据了解,每台数控冲床需装备数百把模具刀,每发展一项新产品还需要换一把模具刀,这些刀具主要从日本、德国和瑞士进口,一把动辄就需要上万元人民币、上万美元的刀具,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了沉重负担。

    让激光产品走下“高科技神坛”

    我国激光技术的基础研究本身并不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但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科研和市场结合不紧密,我国激光领域许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大族激光通过自己的实践,让激光“走下高科技神坛”,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

    怎样才能让用户满意?大族激光董事长高云峰发现,这些设备从实验室走进工业车间,最大的问题是环境变了,粉尘、温度、湿度、震动等因素对设备“杀伤力”较大,设备维护至关重要。为此,大族激光在创业之初采取了一个“笨办法”——每卖一台机器便免费“配送”一名工程师,全天候履行维护保养之责。

    在夜以继日的观察和维护中,工程师们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经验。他们的心得和改进意见,源源不断地汇入深圳总部。大族激光每生产一台机器,都吸收工程师和客户反馈的改进意见,不断改进工艺、完善功能,从而掌握了主要技术,悄然完成了从“维修工”到“研发者”的巨大转变。

    高科技领域“求人不如求己”

    回忆10年研发经历,高云峰说:“刚开始,我们的人才储备不足,遇到难关往往想到去买技术。现在回头看,在高科技领域,求人不如求己。”

    2000年前后,大族激光决定开发半导体晶片激光切割机,一个技术瓶颈却阻拦了整个研发进度达半年之久。情急之下,高云峰咬牙从意大利高价购买了专利技术。可钱花出去了,“洋专利”却没有解决问题。这让高云峰意识到,在国外巨头对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实施层层封锁的背景下,买技术注定是走不通的死路。企业要发展只能靠自己,靠自主创新。

    现在,大族激光拥有激光发明国际专利3项、国外专利7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6项,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世界上仅有的几家拥有“紫外激光专利”的公司之一。该公司目前总产值已占据全国激光加工产品一半的市场份额,已有六大类产品100多种工业激光设备,其中激光打标机2005年销量为2500台,居世界第一;PCB钻孔机销量居世界第三,其他种类产品均填补了国内空白。

    一大批民族高科技企业助推我国工业装备总体水平

    目前,大族激光自主研发生产的激光切割机,广泛用于我国各大汽车厂、造船厂、空调厂、钢铁厂和机械厂;激光制版设备和激光打孔机,正全面“武装”国内印刷行业和电子元器件行业;用途广泛的激光打标机、焊接激光机,则全面渗入电子、服装、皮革、家具、食品饮料、五金、医疗器械、汽车、机械、钢铁、包装等各行各业。

    事实上,深圳近年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华为、中兴、大族激光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高科技装备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的许多装备产品在应用中发挥了“工作母机”的放大效能,成为我国工业装备总体水平提升的“助推器”。(记者梁钢华 王攀)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