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更是一座城市现代化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依托“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常州软件产业短短几年间势如破竹。由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常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06中国常州软件 【全球软件产业处于“突破”前夜】 “全球软件产业现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各国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色,激烈的竞争中,全球软件产业处于‘突破’的前夜”。中国软件协会理事长陈冲认为,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将体现为数字化浪潮促进嵌入式系统发展,软件向网络化、服务化、全球化发展,软件工程项目外包化、设计生产工程化发展,软件产业创新的主体结构将有所改变,企业将引领最新技术发展,软件产业链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和完善。陈冲同时认为,网络游戏、动漫设计与制作产业将成为软件业发展的热点和增长点。 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张志宏,中科院软件所所长助理何川,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总裁王晔等,分别围绕“加强软件基地环境建设,促进软件产业创新发展”,“软件与信息化”,“信息外包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就国内外软件外包领域发展态势、发展机遇及主要问题等一系列当前软件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作主题报告。 顺应世界信息化革命的新潮流,市委、市政府已将发展软件产业作为常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常州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并规划了宏伟蓝图:到2010年,全市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年增幅达到50%,有2-3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百强之列,在长三角地区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集研发、生产、贸易、服务于一体的重要综合性软件产业基地。 【常州软件产业亮点凸显】 在《关于进一步加快常州软件园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下,常州软件产业已形成了较强竞争优势。据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常州软件产业已初步形成嵌入式软件、软件外包、动漫制作三大特色。 今年前四个月,常州软件园通过理顺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引进江苏金思维、上海旦华等26家企业,完成内资注册资金6000余万元,同比增长70%。目前园区内已有日本OKI、北大众志、南大紫金、和佳软件等130余家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总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初步实现了常州软件行业项目、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的有效集聚。 目前,常州软件园集聚了全市80%的软件企业,其产品主要为应用软件,其中,冲电气软件(江苏)有限公司的CTstage4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占据95.4%的日本市场;北大众志-863CP是我国CPU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常州市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NC推广应用示范试点城市。此外,被誉为国际水准“领头雁”的芯安系列网络安全设备,在全国乡镇财税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的富深乡镇财税管理系统、填补国内空白的音成半导体固体存储介质等一批特色软件产品,均体现出了常州软件业的尖端水平。 【合力打造“江南硅谷”】 软件产业已成为常州“十一五”的决胜力量。有关人士表示,常州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要积极研究和探索“民办官助”的发展模式,鼓励民营企业涉足软件产业。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奖励机制和合理有效的人才队伍与管理体系,多渠道进行软件人才引进和培育。构建软件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软件外包产业,培训外包软件专门人才,为中小软件企业提供咨询和业务,鼓励以大企业为核心、市场和产品链为纽带,组建多种形式的联合体,增强软件外包接单能力。 一座国际化、现代化、数字化、园林化、生态化的软件产业基地在常州高新区迅速崛起,一个透着浓郁现代气息的“江南硅谷”必将在未来展现在人们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