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令人神往的鱼米之乡。位于苏南板块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市,在江苏13城市中,工业经济总量占7成左右。 在奇迹的创造者中,常州作出了多大贡献?当2005年的数据,通过统计部门公布后,让我们看得清楚明白。 关键词:效益 经 2005年,苏南五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700多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3000亿元。而利税总额达到1600多亿元,其中利润总额超过1000亿元。 由于经过多年的领先发展,在工业增加值这一块,苏南五市除镇江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9个百分点,苏州与上年持平,无锡、南京、常州则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0.7个和0.8个百分点。从产品销售收入看,增长最快的是南京,增幅达31.8%,高于苏南五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其余依次是苏州、常州、镇江和无锡;产品销售利润率南京最高,其余依次是无锡、苏州、常州和镇江,常州为3.9%。 在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这一项,南京和无锡处于前两位,其余依次是苏州、常州、镇江。解析构成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7项指标,南京、无锡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其他各市,常州的该项指标得分仅为59.6,甚至不及镇江的60.7。与此同时,南京、无锡的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贡献率指标也均优于其他各市。 关键词:结构 苏南五市的工业经济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各自特点也十分明显。统计部门此次从登记注册类型、企业规模构成、主要行业分布、轻重工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对比。 【登记注册类型】 苏州 三资企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2005年,苏州三资企业完成产值6627.8亿元,比上年增长30%,超过全市工业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占了2/3。 无锡 民营企业半边天。2005年,无锡民营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837.1亿元,所占比重达到49.6%;三资、集体企业共完成产值占比44%。 南京 作为省会城市,南京国有、集体及国有控股企业比重较高,而三资、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则相对较低。2005年,国有、集体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分别为43.9%、38.8%和17.3%。 常州 民营经济的主导地位非常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三资、国有集体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总量之比为6:3:1,2005年分别完成产值为1510.7亿元、721.2亿元和272.3亿元,比上年增长26.8%、30.1%和18%。 镇江 国有、集体及国有控股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经济总量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比重分别为25.4%、34.1%和40.5%,公有制经济比重低于南京而高于其他城市,三资、民营经济份额均处于中游。 【企业规模构成】 苏州 规模以上工业中,大、中、小型企业产值所占比重三足鼎立。苏州工业规模经济优势非常明显,前100位企业完成产值占全市的比重达44%,户均产值高达43.6亿元,其中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达7家。但是,中小型企业发展明显快于大型企业。 无锡 规模以上工业中,大中型企业产值所占比重达到6成,其中百强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42.1亿元,占全市的49.7%,是无锡工业经济的擎天柱。2005年,百强工业企业中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有5家。 南京 2005年,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3113.3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高达76.6%,居苏南五市首位。大中型企业中,有6家企业产值超过百亿元,共完成产值1494.1亿元,比上年增长56.1%,超过全市工业平均增速26.2个百分点。 常州 小型企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为55.1%,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起着决定性地支撑作用,贡献率高达67%。全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1家。 镇江 大中型企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为48.5%,2005年百强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96.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4.8%。 【主要行业分布】 苏州 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五大行业为主体。2005年,五大行业共完成产值631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3.7%。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超过3000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和增长贡献份额均达到1/3。 无锡 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六大行业为主体。2005年,六大行业工业产值增幅十分均衡。 南京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主要集中在电子、石化、钢铁、汽车和电力五大行业。2005年,五大行业共完成产值295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2.8%。 常州 规模以上工业中,经济比重超过10%的行业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2005年,四大行业共完成产值1198.5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7.9%。 镇江 目前以造纸及纸制品、基础化学、电气机械及器材、金属制品等行业为其主导产业。2005年,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年产值211.9亿元,其他均为100多亿元。 【轻重工业结构】 除南京重工业比重超过80%,外,其余四市重工业比重均在七成左右。 2005年,五市重工业发展速度继续快于轻工业,工业重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中尤以常州为最,与上年相比,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28.8个百分点,南京、苏州、无锡和镇江的重工业增速也分别领先轻工业17.5个、1.5个、2个和5.9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 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7928.2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苏南及沿江地区,苏南五市共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568.2元,占全省的82.9%。 论功排位,苏州、无锡、南京、常州、镇江分别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85.2亿元、1312.1亿元、1236.8亿元、609.1亿元和325亿元。 苏南五市中,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最快的是南京,同比增幅达到42%;镇江紧随其后,同比增长30.4%;无锡、苏州和常州增长速度分别为29.8%、22.2%和19.1%。(来源:常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