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常州要闻 > 正文

新北区打造长三角民营科技创新基地创一流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5-14 09:29:39 标签:

  “兴荣高科”引发了国际空调界的一场革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精密铜管连铸连轧生产线供应商,吸引数百名外国专家前来“深造”;“千红生化”自主研发的注射用胰激肽原酶等3只产品成为国家标准……在常州新北区,不乏位居世界500强的跨国大企业,但科技创新最活跃的是民营企业。在日趋白热化的招商引资竞争中,如何在
周边地区群雄并起的形势下突围,在全国5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争先抢位?常州新北区创新发展思路,在注重外资的同时,伸长利用内资、发展民资的“大腿”,演绎错位竞争的新路径。

  为了刺激企业家群体的创新冲动,提升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新北区除了连续推出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办法,逐年提高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还积极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通过构筑技术服务平台,建立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围绕研发、设计、检测三大环节,完善相关共性关键技术、工业设计、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为面广量大的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创新“引擎”。“十五”期间,新北区39亿元“反哺”民营高科技企业;128家高新民营企业、241只高新产品破茧而出;民营企业先后设立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8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2005年,新北区民营高新技术产业超过220亿元,头顶全区工业产值“半边天”,税收贡献份额达到63%。

  “为企业创新而创新我们的服务。”在新北区,这个最时尚的服务理念早已演化成一个又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行动。除了政策、技术扶持,新北区还设立了金融服务平台,创立了由政府主导的担保公司,引进了国外的风险投资公司,切实解决企业科技创新贷款难的问题;设立了法律服务平台,建立民营企业法律援助中心、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设立了人才服务平台,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创业、引进的扶持、奖励力度;长期坚持优化发展的软环境,实现了“0”收费。新北区三井街道流传着一段佳话:当职能部门向所属企业征收相关费用时,虽然摊派到每个企业头上的费用只有几千元甚至几百元,但为了信守承诺,三井街道宁可自掏“腰包”由街道财政替企业缴付,也不失信于企业。

  自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三年多时间,是新北区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最显著、城乡建设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一段时期。与2002年相比,200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都成倍增长,基本形成了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三大支柱产业以及6个高新技术产品群。由于民营经济强劲增长和自主创新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新北区相继被评为“先进国家高新区”、“华东地区最具竞争力开发园区”。根据国家科技部最新数据显示:常州等6个国家级高新区已步入全国最快发展行列。常州新北区提出的“打造长三角民营科技创新基地”的目标,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之中。对新北人来说,这个梦想不会太遥远。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