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常州要闻 > 正文

国企市值考核体系正当时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5-14 09:30:08 标签: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去年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股东业绩考核方式在《通知》中有相应要求。是否要在业绩考核中纳入市值考核体系,争论之声甚嚣尘上。

    原先采用的净资产考核机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时隔9个月,这样的争论似乎到了可以偃旗息鼓的时候——将上市公司市值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考核中的说法得到了权威人士的明确认可。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日前就表示,要积极研究把上市公司市值纳入考核的方法,不断增强企业负责人的股东回报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毫无疑问,尽快建立上市公司市值考核体系势在必行,这是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用市场来充当评判央企负责人是否胜任的“裁判员”,实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好的途径。上市公司的市值,是由股票市场形成的,从根本上看,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经营质量评价的结果。投资者买卖上市公司的股票,主观上是为自己赚钱,客观上也是在为上市公司经营团队的成绩打分。

    建立上市公司市值考核体系,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途径。市值考核是全流通时代必需的考核工具。而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以市值还是净资产值计算,二者对同一资产的估值结果将相差极大。

    在目前市场的3474亿股国家及国有法人股,成立时所投入的净资产总额为3982亿元,目前平均每股净资产在1.15元左右,而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上市公司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84元,上市公司的市场平均价格为4.95元。若以2.84元/股的净资产价计算,近900家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账面价值为9866亿元,资产增值为2.48倍。若以4.95元/股的市场价格计算,近900家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市值为1.72万亿元,资产增值为4.32倍。

    无可否认,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的方式来提高公司的市值。国资委也曾担心在市场监管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问题会产生比较大的负面效应。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上市公司这样做,那么他们不单是欺骗国资委,而是欺骗股市的全体投资者。如果国资委用净资产来衡量上市公司的成绩,那么上市公司只要欺骗国资委一家就行了。欺骗全体投资者与欺骗国资委一家,那一个难度更大?答案显而易见。完全可以相信,利益集团要操纵股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国企业最大的毛病,一是缺自主创新,二是缺自主品牌。这是公认的事实。有专家认为,这种局面的出现,与我国长期使用净资产来衡量企业的成绩有关。企业将资金投在有形资产之中,可以很方便地在财务报表上反映出来。但是,企业将资金投在技术专利、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中,却很难在净资产中反映出来。使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自创品牌的动力。企业宁愿走粗放式经营的道路。相反,上市公司的股价之中,不但包含有形资产的价值,也包含有技术专利、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只有用公司市值来衡量其经营团队的成绩,才能真正把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的成绩反映出来,才能完整地衡量出企业经营团队的贡献,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自创品牌的主体。这与股市之中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当然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说要找出市值考核体系的坏处,或许只有一个:我们这些“风光无限”的央企高管们,今后的日子恐怕没有那么好过,市值考核,那可是真真正正童叟无欺的“试金石”,想滥竽充数只有淘汰一条路可以走。要想过好日子,增强责任感,呵护好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学会讨他们“欢心”,怕是必须学会的职业技巧。

    期待国资委早日将市值考核体系纳入日程。此法施行之日,必将受到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欢迎,资本市场也必然迎来重大利好。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