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2006中科院科技成果(常州)展示洽谈会拉开了我市与中国科学院下属20多家研究所全面合作的帷幕,双方商定将共建“中科院常州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中心”,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7月7日上午,市委书记范燕青专程赴北京,与中科院高层共商合作事宜,双方表示将齐心协力推进“ 市委书记范燕青此次专门拜访了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汇报了“中科院常州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中心”建设具体方案设想和前期工作的最新进展。自常州向中科院提出共建常州中心设想之后,得到了中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5月份在常召开的中科院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上,中科院与常州市企业共有16个项目正式签约,双方就“常州中心”的建设进一步达成共识,将围绕先进制造技术,重点突出先进装备的制造技术,三年引进10个以上中科院下属研究所的来常合作并开展工作,力争2010年前建立“中国科学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所)”。按照“1+N”的发展模式,通过前期的筹备,“常州中心”第一阶段拟建设六个左右分中心,包括数控技术、智能传感器、高性能工程高分子材料、纳米稀土材料、电子陶瓷材料、高性能聚酯应用等研发中心,施尔畏副院长表示第一批分中心将于中科院研究确定后签约成立,分中心入驻并试运行。 范燕青在会谈中,向中科院领导介绍了常州科教城建设情况和依托科教城建设中科院常州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中心的具体方案,并指出常州的制造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历史过程中,常州要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选择有竞争力的企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有综合素质的企业家,推进与中科院下属各研究所的合作。我们与中科院的合作是长远的,而不是眼前的,因此要立足于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合作一个,成功一个。充分利用中科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以项目合作为基础,全力打造好先进装备制造研发转化基地这一平台,积极推进企业的对接活动,在转化科技成果、提高消化吸收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产业上下功夫,在以科技为动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上取得更大成效。 范燕青表示,在中科院和各研究所领导的直接关心支持下,中科院常州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中心一定会顺利建成,常州也一定能为各类创新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会谈中,双方就着眼长远、科技带动,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做大产业、做强平台,院士挂帅、支撑教育,人才挂职、相互交流,开创中科院与常州合作新途径,达成了多方面共识。 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在会谈中指出,江苏是全国的先进地区,中科院与江苏合作有良好的基础,常州地处苏南,具有很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并且高等职业教育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中科院愿意通过合作,探索出一条推动产学研结合、推进自主创新的新路子。 施尔畏表示,中科院将按照路甬祥院长的要求,积极推进院地合作,在常州中心的发展方向上,突出先进装备制造业这个重点合作领域,在常州科教城现有的基础上实现集约发展、高效发展、快速发展。同时常州中心立足于务求实效,不搞圈地、不搞概念、不搞炒作,近期,院领导将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考察,抓紧进入实质性操作,从推动地方发展,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出发,使团队早日入驻,使项目早有进展,使成果早日转化,争取做到让当地党政领导、企业、科研单位三满意。 施尔畏要求,常州分中心建设以高新技术局为主,院地局积极配合,中科院各所和专业局要积极参与,大力支持。 市领导戴源、周亚瑜参加了汇报会。中科院参加会谈的领导有高技术局局长相里斌、院地合作局局长赵勤、高技术局局长助理刘桂菊。(是伟 综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