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武路渠化效果图 将于今年10月前全新亮相的常武路,集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于一身,在改造过程中引入全新交通控制系统,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第一路”。7月24日,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专家顾金刚在接受记者的网上采访时透露,一款在发达国家流行的双面红绿灯将首次引进国内,放置在常武路沿线十字交叉路口,它可以有效解决前方车辆太高造成的驾驶员视觉盲区。 此前为解决信号灯视觉障碍问题,全国各地普遍采用辅助信号灯,即在十字路口两侧人行道边加装一组信号灯。顾金刚告诉记者,此次的双面红绿灯直接在信号灯背面增设一组信号灯,与对面信号灯同步,司机只要头稍稍向左偏转,就能看到处身旁左侧的与前面十字路口同步的交通信号。既科学又节约。 常武路交通控制系统是一个集城市交通信号干线协调控制系统、电视监视系统、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交通诱导系统和交通通信系统等于一体的高科技系统工程。记者了解到,除双面红绿灯外,根据常武路实际和周边环境,交通控制系统方案中还引入了许多创造性的设计。 一是在慢车道内开辟公交专用道。常武路南段两侧居民较少,非机动车流量少,为充分利用道路资源,体现“公交优先”理念,将在7米宽的非机动车道上靠近机非隔离带的一侧开辟出3.75米的宽度作为公交车专用道,其他社会车辆禁止驶入。同时,在常武路沿线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一般向外拓宽3米,设置两个公交进口道解决现状和未来左转公交的需求。 二是“绿波带”一畅到底。新系统运用绿波控制,使信号灯按路线进行绿波推进,以保证车辆畅通无阻。如在东方路口,若每个车道约有20辆车在红灯处等候,等到绿灯通行过后,只需按正常速度行驶,便可一路顺畅到底,到大学城处都不会遇到红灯。绿波带的使用将至少提高20%的通行能力。 三是行人二次过街。常武路宽60米,过街行人还没走到马路对面,绿灯就变了红灯,行人只能站在马路中央,十分危险。新的交通控制系统采用二次过街的方式,在人民路口设置过街安全岛,两端侧部设计为半圆形保护区,其中设置多根红白相间的警示桩,保障等候区行人的安全。 此外,常武路12个灯控路口全部安装实时监视系统,以便指挥人员随时掌握道路交通的直观信息和实时交通状况。6个主要路口安装电子警察,及时抓拍闯红灯,维持好无警时间的交通秩序。在进出常武路的两个卡口将设置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对压线、超速等违规车辆或盗抢、逃逸车辆进行监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