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常州要闻 > 正文

雪梅精神千古不朽我市22位优秀教师缅怀英烈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5-14 11:23:50 标签:
      本报和市教育局共同推出的22位殷雪梅式的优秀教师,在第22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昨天来到殷雪梅小学,缅怀英烈,与英雄教师近距离接触、真诚对话。

  在英雄教师身后……

        

             教师代表在参观殷雪梅纪念馆。 

       风儿穿过校园里的小树,在9月的秋凉里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如约而至,而为教书育人奉献了一生的殷雪梅老师,离我们远去已有两度春秋。

  9月6日这一天,地处金坛市城郊的殷雪梅小学校园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全市教育战线涌现出来的“殷雪梅式”优秀教师。

  一段时间以来,殷雪梅老师舍身救学生的英雄事迹传遍了神州大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师德也在广大教师队伍中深入人心。为了大力弘扬英雄教师殷雪梅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好学进取、乐于奉献的高尚师德,今年4月,常州日报、市教育局、武进影剧院在本报《教育经纬》专刊开辟了“身边的殷雪梅”专栏,挖掘并宣传了一批先进教师典型,旨在更深层次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雪梅精神”千古不朽

  殷雪梅身为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生前的她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份内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关爱学生的教师天职之中。关键时刻,她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学生的平安,结果,她将平凡化作了不朽。正是这种不朽的爱生精神在征文活动期间得以发扬光大。

  常州市教育局发动全市城乡各校深入挖掘本区本校本乡本土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撰文参与。各大、中、小学热情高涨,把向英雄教师殷雪梅学习的心愿和“从我做起”的行动结合起来,纷纷推出身边的榜样。活动组委会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在那些常年在边远地区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身上。那些远离城市繁华,条件远不如城市学校的山村学校里,有更多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辛勤耕耘的众多园丁。窥一斑而知全豹,尽管事迹能够见报的优秀教师有限,但他们如同殷雪梅老师一样的“红烛精神”,将不断发扬光大。

  在常州市新北区的新桥中心小学,校长钱丽美十分恳切地向记者推荐该校的老教师蒋亚观。走在人群中的蒋亚观老师朴实得像一位锄禾方归的农妇,而在学生面前的她更像一位慈眉善目的外婆;在常州市聋人学校,吴娟凤校长说起学校的老师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无私奉献,感动不已,正因如此,她在百忙之中,亲自执笔撰稿,写下了《操手语执教的园丁们》……与此同时,本报对此次征文活动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和支持,不惜推出大块版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宣传一位位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往往为了配一张主人公的照片,采编人员和教育局宣传处的同志一道驱车数十里,赶到乡村学校拍照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报社发稿。武进影剧院的经理钱建兴热心于英雄教师殷雪梅的宣传工作,早在今年上半年,影剧院就组织了全市近200所大中小学近17万师生观看《永远的雪梅》,受到社会上广泛好评。凡此种种,无不是在雪梅精神的感召之下。

  “雪梅形象”感召后人

  在全国第22个教师节到来之前,征文组委会组织了“身边的殷雪梅”参观慰问活动。征文中所报道的22位主人公,一同前往金坛殷雪梅小学参观学习。

  在殷雪梅铜像前,大家深切缅怀英雄教师殷雪梅平凡却伟大的事迹,似乎觉得殷雪梅老师还在校园里、还在学生中间……是的,殷雪梅的形象将在广大教师心间永驻。

  在座谈会上,22位优秀教师向全市教师发出“学雪梅、立师德”倡议书。常州市聋人学校校长吴娟凤、常州工学院教师张虎、武进郑陆初中教师姚荷芬等老师先后发言,表示来到殷雪梅小学,参观了殷雪梅纪念馆,真实感受到了殷雪梅对学生真挚的爱和对教书育人事业的情,今后要更加努力向英雄教师殷雪梅学习,不辱教育的伟大使命,不辱教师的光荣职责。

  常州市教育局党工委副书记惠方在座谈中说,希望教师们时时缅怀先烈事迹,学习继承英雄精神,弘扬高尚师德。惠方说教师最主要的是为人师表和传道授业解惑,如果我们都能像殷雪梅老师一样,把真情投入到每一个学生心间,就一定能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随后,征文活动组委会向优秀教师和殷雪梅小学赠送了图书。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