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蜿蜒的小河,碧波清澈的水面下找不到一个污水排放口;一排排笔直的大树,穿行其间仿佛置身于一座森林公园;一 座座精致的别墅,镶嵌在宜居的田野中。在经济总量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的情况下,武进经济开发区正显示出它最与众不同的一面——开发区整体绿化覆盖率仍超过40%,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不悖。 据武进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建林介绍,占地20平方公里的武进经济开发区,前身为江苏省武进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1997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后于2006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更名为武进经济开发区。开发区濒临137平方公里的西太湖滆湖,因水而生的特性造就了开发区秀美的风光和宜人的环境。 在这块生态特色显著的土地上,如何做好开发建设的大文章?经过几年的徘徊和摸索,3年前,他们请来了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的总设计师时匡先生,为开发区度身定制了一套绿色规划——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生态清洁工业;以动漫原创、康复医疗、旅游休闲为代表的现代三产服务业。 明晰了发展的思路,武进经济开发区近两年来投入资金6亿元进行前期建设。共修筑道路30公里,对已建成的道路全部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开发区“绿色竞争力”的持续性,前期建设中的雨污水管线、天然气、长江引水等配套工程全面一步到位,2007年底前,园区内所有企业都要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与此同时,开发区对原有的60多家企业进行“体检”,收回了13家企业围而未建的408亩土地。并通过缩减9家投入产出比不高的企业土地占用面积,腾出210亩建设土地,为开发区后续的招商引资积蓄了承载能力。 当“七通一平”完成后,所有开发区的头等大事就是招商引资。按理说,上门都是客,但武进经济开发区却对“上门客”实行严格的项目评估制:投资密度达不到350万元/亩的,请另择高枝;环评无法达标的,一票否决;与产业规划不相吻合的,不予接纳。今年以来,先后有2个投资额超3000万元的镀锌板和储气罐项目被开发区拒之门外。 一个具有显著“生态特色”的开发区,已为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者所认同。据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蒋峰介绍,严格的准入门槛并没有让这里成为外来资本和各类要素资源的“飞地”;相反,生态开发区的唯一性,已经成为一张不可复制的名片。靠着这张名片,武进经济开发区的后发优势目前得以充分体现。2003年的时候,全区60多家工业企业的年销售不到6亿元,去年底,整合后的40多家企业通过增资和引资,年销售攀越了10亿元的台阶。今年,仅仅半年时间,欧美、日韩、港台的投资者纷至沓来,开发区到账外资3358万美元,超过了历年来招商引资的总数。另外,已列入江苏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西太湖整治、保护、开发工程和常州国家动画产业西太湖基地项目即将进入实施阶段,预计该项目总投资达32亿元,建成后可产生20亿元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