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常州要闻 > 正文

明前碧螺春大多姓假尝鲜要细辨别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5-14 08:58:40 标签:

      近日,一些茶叶店声称“新茶”太湖东山碧螺春已上市,面对价格不低的春茶,好“尝鲜”的市民跃跃欲试。但昨天,市茶叶公司人员提醒:明前太湖碧螺春多为假货,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小心辨别,避免上当。

  据茶叶专家介绍,清明前采摘的茶叶上市最为抢手。太湖东山确实种植茶树,
但数量不大,不可能在此时节便有上千公斤的太湖碧螺春应市,因此,现在上市的所谓“太湖碧螺春”,绝大部分是茶叶商采用一些手法炮制的假货。同时,由于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浙江及四川等地所产的碧螺春茶青,一般说来3月初就可上市,但其收购价比太湖碧螺春茶青最少低一半,质量较好的太湖碧螺春头道的收购价,每斤起码得1700元左右,上市则要卖到2800元至3000元一斤。于是,在高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不法茶叶商便将从浙江、四川等地收购的碧螺春,用苏州东山的炒茶方法进行炒制后,假冒“太湖碧螺春”,也在3月份上市,欺骗消费者。

  那么,该如何区别这两种茶叶呢?专家称,正宗的太湖碧螺春冲泡后,可看到其叶片比浙江等地的要略小些,特有的青香味也很浓,茶水色泽清丽;而浙江、四川等地的碧螺春尽管也采用东山的炒制方法,因质地不同或使用了香精等,没有茶叶本身所特有的青香味。业内人士还透露,即便过了清明,春茶大量上市后,同样也会有一些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其主要做法是“拼制”,一些茶叶店更是将陈年茶用香精喷过后,再用外地价格仅为上百元一斤的茶青混杂一起冒充新茶,消费者购买新茶,千万要防止此类骗术。 

     (责任编辑:荞子)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