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联盟,是新近涌现的新生事物,其意义在于加强联系和沟通,比起之前的单打独斗,今后的企业在竞争与发展中将更有力量,同时竞争的层次也有所变化——对手将是更高水平的企业与品牌,而联盟内部则更多的是联合和互补。 从去年12月至今年5月,仅半年的时间,在天宁,就成立了包括江苏省储能材料与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业联盟、科技创新服务战略联盟在内的3个联盟。其成立用意何在、成效如何,近日,记者深入3个联盟探个究竟。 渴望抱团 携手发展 日前,位于五角场的新动力创业服务中心,将原有上百万的企业大型广告牌,更改为天宁区创业联盟的字眼。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查建宏介绍,通过创业联盟的名义抱团对外招才引智,可以集盟内众企业综合实力,比单兵作战更具知名度,竞争力更强,所以企业都愿意如此操作。 创业联盟内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新成立的企业,且正处于孵化阶段。这些高层次人才领军的科技企业,拥有的是高端前沿的技术,但缺乏的是市场拓展、团队管理的经验,这也是诸多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惑和瓶颈。 创业联盟的成立,正是适应了企业自身的需求。创业联盟中邀请的18位创业导师,作为盟员中的佼佼者和领军者,他们以自身的经历,从发展战略、企业管理等各方面对孵化企业起着“传帮带”的作用。 去年12月,江苏省储能材料与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闪亮登场”,这是我市继风电、轨道交通、输变电装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后成立的第5家技术联盟,得到了全市67家新能源企业的热烈响应。倚靠储能院强大的技术力量作后盾,期待在新能源产业上,携手推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齐步发展。 资源共享 提升效率 “现在,我们公司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不太容易寻找到合作客户。”常州常锋电机有限公司工程师史文媛在与创业导师交流中提到。“正好我有朋友一直需要类似的电机设备,而且后天就来常州,我来为你们牵个线。”江苏上能新特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创业导师江建清随即建议。在近日举行的“走进创业导师企业”活动中,创业联盟成员走进江苏上能,大家抒发创业艰辛,交流成功经验,共谋解决方法。 伊思达将电池的样品送到储能院,用该院的仪器进行免费数据检测,而在联盟成立之前,样品需要送到南京或上海进行测试,价格不菲,还影响了工作效率。如今,享受联盟这项服务的企业已有10多家。5月,针对全市涉及电池研发和生产的部分新能源企业的需求,来自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和长春应化所的12名专家应储能院之邀来常,除带来最新的研发成果外,还在生产现场与负责人就解决技术开发的难点和科技瓶颈进行指导,并就技术合作、成果转化直接沟通。企业家不禁感叹,如此规模和档次的专家团齐聚企业现场指导,仅靠单个企业根本请不来。 “我们通过加强新能源技术上的联系,形成技术联盟的优势特色,并加强成果转化,在更高水平的产业平台上寻求进步。”储能院工作人员龚琳为此颇有感触。 提供服务 创新驱动 6月20日,在科技创新服务战略联盟举办的沙龙活动上,律师黄亚平、吴小庆和徐晓庆分别就企业签订合同注意事项、场外交易市场业务等一一向企业负责人阐述;飓力企管经理景列峰则给大家讲述如何打造一支高效团队。最新成立的科技创新服务战略联盟,正是以服务区内工业、服务业企业为主要内容,为企业提供便捷完善的服务。 “根据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业务需求,经过慎重筛选,我们选择了31家联合金融、会计、法律、知识产权等业务的优质机构,组合成科技创新服务战略联盟。如有业务需要,企业就可直接与其联系,更方便、更有针对性。更重要的是整合了各类科技服务资源,实现了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服务协同。目前,该联盟网站正在筹建,于本月开通。”区科技局副局长邱荣伟对联盟的发展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