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是一个企业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专利申报和授权量则是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标杆。日前,高新区(新北区)选择20家企业为试点,实施重点知识产权服务,以点带面,促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被选出的20家企业被分为“潜力类”和“活力类”两种类型。活力类企业 在活力类企业名单中,有江苏同大、常州康辉医疗器械、常州天合光能等。新北区科技局科技管理处处长魏伯福介绍,不论活力类亦或潜力类企业,通过重点服务,都将实现四大目标,即增加发明专利的比重和核心竞争力;提高试点企业的专利成果转化率;将实施的专利技术转化为产品标准;运用法律法规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扩大市场份额。 与以往相比,高新区(新北区)此次对重点企业试水“知识产权保姆式”服务“既体现政府服务,更突出企业的意愿”。20家企业均与新北区知识产权局签订协议书。“这份协议去年就开始起草,并广泛征求了企业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其内容都是政府与企业共同关注的。”魏伯福说。 通过这份协议使政府的服务显得更为明晰。比如,新北区知识产权局要组织活力类企业知识产权主管和管理人员参加知识产权法律、意识、业务和代理人考前培训,要为企业与佰腾网合作建立企业专利信息库提供1万元资助,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参加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涉及的报名费、培训费、资料费和考试费进行全额资助,在企业获得专利权时,根据专利的不同类型给予奖励,协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统计,开展专利战略,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化等等。对于潜力类企业,要协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制度和工作标准,帮助企业联系专利咨询机构,开展专利文献检索和策略咨询,以及在项目立项前和研究开发过程中进行知识产权检索。 得专利者得天下,但并非有了专利就能得“天下”。魏伯福说,去年10月,某企业带着最新专利去法国参加国际医药原料药展览会,没想到被一家法国公司告上了法庭。原来,这家企业虽在中国申请了专利,但没有在法国申请,被人告了侵权。针对这些情况,新北区知识产权局围绕企业产品,将国际上“七国两组织”所有专利全部收录,免费供企业检索,并每三个月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