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在太阳能产业方面既有光伏行业,又有光热行业,是全国较早实现光伏技术产业化和太阳能产业集聚的城市之一。目前常州已有各类太阳能光伏生产及配套企业40余家,2007年实现销售在60亿元以上。我市光伏产业已呈集聚、集群化发展态势,成为常州高技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 常州光伏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产业链相对完整。常州光伏产业除原料高纯硅没有产业化外,从单晶硅拉棒(多晶硅铸锭)到切片、电池、组件封装、系统集成、光伏应用和专用设备制造等均有企业生产。光伏电池既有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又有非晶硅薄膜电池,光伏电池专用设备及零部件生产以单晶硅晶体生长炉和多晶硅浇铸炉为主,配套材料上有高透光光伏玻璃、tpt背衬材料等。 二是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分布相对集中。全市太阳能光伏生产及配套企业主要分布在高新区、武进区、金坛市和天宁区。高新区具备多晶铸锭、晶体硅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各150兆瓦、单晶硅棒的生产能力。金坛市已初步形成包括拉单晶-切片-组件-系统集成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武进区以生产电池和组件为主。天宁区主要生产薄膜电池和太阳能光伏玻璃。 三是在建项目多,投资大。全市目前在建和拟建光伏产业项目30多个,计划总投资达150亿元,在建项目的太阳能光伏产能达1000兆瓦。常州市政府最新制定的十八个重点项目一览表中有4个光伏项目。 在今后的发展中,常州光伏产业需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发展动态。 一要紧跟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动向,作好技术储备。关注薄膜太阳能电池,据预测:到2030年薄膜太阳能电池将占全部光伏市场的30%,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平分秋色。 二要在大力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有计划的参与国内有关市场的开发,为以后抢占国内市场奠定基础。今后5至10年,我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一方面还将以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和建设小型光伏电站为主,潜在市场3000兆瓦。另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屋顶系统的经验,在道路、车站等公共设施照明中推广使用光伏电源。远期市场中,政府应支持光伏并网发电和超大规模光伏发电市场的培育。 虽然近几年常州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也暴露出几个突出问题。一是硅原料供给不足;二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三是政策市场痕迹明显;四是自主研发实力普遍不强。 对于常州光伏产业今后的发展,建议: 一、加强协会的指导作用,齐心协力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 二、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常州光伏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由于欧洲、日本和美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全球光伏产业在未来5年中还会持续高速增长。在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常州也将成为国内较早实现光伏技术产业化和产业集聚的城市之一,可以说,常州光伏产业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优势。 三、形成核心技术优势。目前,常州光伏产业核心技术优势还没有完全形成,在技术研发上下的功夫不够,专利技术不多,对长期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需要更加重视。此外,产业集聚效应还不明显,全市光伏企业相互的合作还不够密切。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扩大规模,加速降低成本,达到平价电力,从而使光伏产业有一个更加坚实的市场基础。 在金融危机大形势下,常州的光伏产业应更多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可考虑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多品种太阳能电池产业,如薄膜电池和光伏玻璃,以及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和并网发电设备产业等。 四、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和公共平台构建。围绕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加强太阳能电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建立产学研联合公共研发平台和测试服务平台,围绕我市光伏企业中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联合攻关。一方面对现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工艺进行优化与改进,另一方面对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工艺和设备进行研发。 (作者单位:江苏工业学院低维材料微纳器件及系统研究中心、常州市新能源重点实验室) (图为常州兆阳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探讨提高产品质量的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