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沈瑞卿作为主嘉宾做客央视《对话》栏目,沈书记面对中央电视台请来的专家、其他政府团队、媒体团队,畅谈了武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情况。区领导江建文、顾伟国也在栏目现场接受了采访。 近年来,武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科学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着力构建符合我区实际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后,我区20万失地农民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在女55岁,男60岁之后,按月领取退休金或者保养金,这份退休金还可以随国家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同时,政府还对失地农民免费就业培训一年,推荐优先进入企业工作等等。此项工作耗资70亿。目前,全区共筹集保障资金69.85亿元,累计有21.77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了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次节目在访谈类节目中最大的9号演播大厅录制。录制舞台呈圆形,半圆形背景屏幕上是大大的“对话”两字,主持人和嘉宾就坐于这个半圆舞台,主持人与嘉宾的对面是呈现半圆形的观众席。5台摄相机、70个观众席、4个写着“对话”或是“dialogue”的背景墙以及棚顶上散出各种颜色的灯构成了整个演播室。 随着主持人陈伟鸿的一句“大家好,欢迎周日大家准时又来对话”。节目正式开始录播。 大屏幕上播放的一个武进失地农民上访的小片,让观众了解了本次对话的主题。主持人开场:“中国人多地少,既要有耕地养活8亿农民,又要发展城市、发展工业、商业、修更多的路赶超发达国家,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在农民的土地这个问题上集中显现,可是有人却用了3年时间把农民的土地与城里人的退休金联系在了一起。“下面我们有请武进区委书记沈瑞卿上台”。沈书记在观众们的掌声中踏着轻盈的步伐,大步走上了嘉宾席。 但主持人接下来抛出的一个问题,让现场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沈书记,武进区的上访户是不是让你很头疼?” 沈书记微微一笑:“其实农民头疼的问题就是我们政府头疼的问题,在城市的进化过程中,失地农民会越来越多,像武进这样,20万失地农民的问题肯定是要解决的,20万人情绪如果积累起来爆发,是对经济社会的一种危害,我想,农民最害怕的就是失去土地后没了长久的生活来源,这个问题解决了,农民不就没有情绪了吗?”全场观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于是,沈瑞卿在05年9月调到武进后的一个月里,就开始实施社会保障工作调研。并利用3个月的时间,选择了2个失地村民小组进行试点,通过对试点村民小组进行全面调查,多次召开会议,广泛宣传发动,严格操作程序,分别于2006年4月底和5月初成功完成了区级试点,首批431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在区级保障试点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各镇全面启动镇级试点,在取得好的反响后,开始全面推开保障。 主持人问:“我听说您的任务一布置下去,就遇到了障碍,是这样的吗?” “是的。后来我才知道作为试点的两个镇有一个不愿意,主要是觉得历史遗留的失地农民多、资金难,觉得做不成。农工办当时也没告诉我。他们为了推试点,就换了另一个镇。而且,在这项工作中人员的认定也很复杂;保障的范围难确定;资金的筹措很困难。”沈瑞卿回答道。 此时,沈书记拿出一本民情日记,一页一页地翻着本子,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这是武进在作试点的时候,记录下来的老百姓反映的情况,一共有十几本,这只是其中的一本。这上面记录了老百姓像我们反映的各种问题,可以说,一个问题就是难题,但我们都一一解决了。” “听说武进的几个老百姓也来了,那他们当初碰到了什么问题?政府又是怎样解决的?让我们了解下。”主持人说。 村民李燕萍站出来介绍:1983年,我家承包的土地被征用修了乡村道路,当时只给了很少的安置费,而且由于没有依据,也没法证明那是我的承包田。后来我想参加失地农民保障,但害怕政府不认我是失地农民,后来政府告诉我可以,但是需要村委投票,三分之二通过行了,现在我已经加入了失地农民保障了。 村民李明芳表示说:“我丈夫2002年因中风瘫痪在床,孩子15岁,念初中,家里全靠我在外面打零工维持。去年我们村里办理失地农民保障,但是要交保费14000多元。虽然村里帮我们办了低保,但我怎么拿得出那么多钱呢?就当时提出能不能用生活补助费抵。后来政府考虑我们情况特殊,就同意了,而且还可以按照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这对我们一家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 在一片掌声中,沈书记又拿出了当时宣传失地农民保障办法的宣传册,他笑着指着册子上面的漫画,对观众解释起漫画的含义。 最终武进花了70个亿建立了20万失地农民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基本养老生活保障体系。 主持人问:“用这些钱修修路、做个大工程,或是投到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地方不是更好吗?而且对很多想办这件事的地方地方政府好像是挺大的难题,拿不出这么多钱呀?” “我觉得这是现阶段一个执政理念的问题;一个如何让农民也享有经济发展成果的问题;一个怎么来看经济效益的问题;如果政府只顾眼前的利益,问题会越积越多。失地农民的问题总得解决。而且代价会越来越高。所以,有点条件就赶紧解决一点,而且70亿不是武进区财政一家掏。是4方面构成的。分别是区、镇财政各承担19%,村集体承担49%,农民承担13%。而且武进把历史遗留下的被征地农民的问题解决了,新征地农民给予保障在这几年应该还是做得到。”沈书记对答如流地说。 “那你是不是把这个工程当成是自己的一个政绩呢?”主持人尖锐地问。 沈书记爽朗的笑笑,随之严肃的表示,在他看来,不追求政绩的政府不是好政府,不为百姓着想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他只想干一些实事,他认为,这样的政策与搞好一个大项目、大工程同等重要。如果有机会,大家可以来武进看一下这3年的变化。3年时间,武进拆迁1242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建成,产业园迅速集中,乡镇企业搬出农村,效益快速提升。农民进入城里的回迁房后,生活状态改变,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质量,心情也好了,而且农民都希望拆迁。这三年我们的干部队伍几乎没有休息日。现在武进289个村实现了十个“村村有”,公交车、道路硬化等。大大吸引了客商的投资,这些都在未来将得到回报,财政也会越来越有钱。 专家、政府、媒体团队在节目现场都纷纷肯定了武进的做法,他们认为城市化的本质就是人的城市化,武进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以人为本,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让农民享受到了城市化的生活,也进一步加快了城市的发展。 音乐响起,背景墙的屏幕上开始播放武进湖塘镇的失地农民每个月领到保障金时那高兴与无后顾之忧的短片,全场观众的脸上都随之露出了笑容。 本次专访将在8月16日(周日)晚21:58分,央视二套《对话》栏目播出,欢迎武进广大市民到时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