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到57岁的时候还能再就业!”梧桐苑物业管理公司的保安队长庄志鹏感慨着。像往常一样,他正和保安员在小区内巡逻。现年58岁的庄志鹏是北港村委的一名下岗在家的普通村民,老伴身体不好病退,孙子得了白血病,他自己也曾因生了场大病开过刀,家里经济十分困难。一筹莫展之际,刚刚成立的梧桐苑社区联系了常州中房物业,将他推荐去做了保安。庄志鹏十分珍惜社区给了他工作的机会,做事认真负责的他不久就被提拔当了保安队长。“我一定要维护好小区的治安,为社区居民多做点事!”庄志鹏这么说。 在常州商隆产业用纺织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忙碌的工人在一台台轰鸣机器上手脚麻利的操作机器、缝合编织袋。他们都是开发区的40、50人员,在开发区与企业的多次衔接沟通下,抓住了企业提供再就业的机会,再次上岗。 近几年来开发区为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就业困难,积极为失地农民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援助机制,落实支持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政策,深入联系企业争取就业信息。4年多来共为2600多名失地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为进一步促进就业,保障民生,开发区在社区、企业之间牵线搭桥,帮助失地农民寻找新的就业机会。8月14日下午,钟楼经济开发区在运河苑社区五楼会议室举行了“创业、就业”社区和企业结对共建仪式。梧桐苑、星港苑、运河苑、金玉苑4个社区与常州中房物业有限公司等4家物业、常州商隆产业用纺织品有限公司等12家园区企业分别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书。 依照结对协议,企业优先向结对社区提供招聘信息,为社区适时腾岗。社区分设的劳动保障协管员,主动走访记录社区居民就业需求,社区居民需要找工作,也可以主动登记。社区在充分了解(掌握)社区内居民就业需求及就业意向的情况下,根据结对企业发布的岗位空缺,第一时间推荐合适人选,并负责对失地农民或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职业指导教育,同时对企业录用的推荐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和定期回访。既帮助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又节省企业招聘时间。签约仪式后,企业代表和社区代表分别发言,表示一定会借助社企结对的平台,互通有无,积极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 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晓平在会议上指出创业、就业是省市区下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增加百姓收入、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是促进社会稳定的保证,开发区积极探索新路子,发动社区与企业结对共建促进就业是全市首创。张晓平要求,开发区创新的同时,更要保证后续的跟踪服务到位。张书记还引用了下岗职工成功创业的例子鼓励失地农民积极创业、就业。 区人事保障局、民政局、以及开发区有关领导出席了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