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服务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天宁服务业如何转型升级?日前,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服务业“2+x”模式,以创意元素为全新动力,以商业综合体为突破载体,集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物流配送、休闲旅游、商务商贸、金融信息等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愿景跃然纸上。 “2”即文化创意和城市综合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心城区文化资源集聚的优势,发展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产业,最大限度利用好拆旧腾出的空间,高起点规划和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加快更新城市面貌。 “x”即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及其他与生产生活相适应的各类服务业态,优化完善城市功能。 以 文 化 为 魂 谋“创意之城” 立足天宁悠久的文化底蕴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将创意与历史、品牌、园区紧密结合,是天宁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 漫步始建于民国初期的名力纺织,既可领略中国深厚的纺织文化,又可感受全球最新的时尚潮流。这是中华纺织博物园建成后给人的直观印象。区委常委、茶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竹林告诉记者,由香港查氏集团在名力纺织工业遗存基础上开发建设的文化产业项目,将历史与现代、文化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不但要展示中国历史上传统纺织设备和工艺,还要进行服装设计、最新时装发布和表演。由于查氏集团控股亚视,这里还将进行亚洲小姐评选、影视明星培训、影视作品制作等活动。 文化即品牌,品牌即市场。正在建设中的“Do都城”项目,体量两倍于杭州同类项目,是亚太地区最大的青少年体验活动中心。在这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模拟城市”内,学校、医院、消防队、银行、邮局等城市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明年,我市少年儿童就可以在这里进行百余项职业体验。 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东经120创意产业园将承接全市创意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现代元素强、发展前景广的设计研发企业,为全区乃至常州市的产业升级注入强大活力。不仅如此,恒生科技园、检验检疫产业园等一批科技型创意园区正在抓紧规划和建设之中。 以 需 求 为 本 建“城中之城”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市民对城市功能和消费层次有了更高需求。为此,天宁优先引进城市综合体项目,并将之作为发展高端商贸、现代商务、创意研发的重要载体。 和而不同,建设中的城市综合体拥有不同定位和特色。 位于劳动中路的九洲商业街区,是一个总投资超60亿元,以IT产业为主打的城市综合体。目前,百脑汇电脑城、银河湾电脑城先行一步建成开业,周边13万平方米阳光mall,9万平方米双子商务楼,社区卫生医疗中心、菜场等配套设施正在全力跟进,软件开发、工业设计等业态逐步向这里集聚,吸附效应初现端倪。如今的劳动中路,脏乱差已成过去,高楼林立、熙熙攘攘,一派现代都市气息。 距兰陵片不到2公里的常化厂地块,是华润集团斥资67亿元打造的另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10万平方米的万象城定位为常州的国际品牌中心。建成后,将满足常州人品牌消费的愿望,促进品牌观念的改善,并大幅度提升城市百货业档次。 随着城际铁路的建设,市、区两级政府在火车站北广场周边260亩区域内,高起点规划常州交通枢纽中心、商务商贸中心。作为常州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这里将成为常州城市形象的窗口,沪宁城际铁路线的耀眼明珠。 以 规 划 为 纲 铸“业态之城” “立足文化宫核心商圈,东进、南移、北进”,天宁现代服务业蓝图绘就。以打造常州现代服务业先导区为目标,天宁制定出台《现代服务业发展业态规划布局》,明确了“两核两轴两带四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并对全区范围可用地块的业态作了具体定位。 谋定而后动,一以贯之抓落实。天宁严格按照规划,全力引进物流、创意、研发、品牌商贸等业态。 青洋路物流走廊初具规模。总投资10亿元的万都金属城已建成开业,总投资10亿元的万都国际装饰城、8亿元的美吉特假日购物公园、5亿元的大娘水饺全球配送中心、3.5亿元的金之都国际物流园区等一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之中。不远的将来,这里将形成超千亿的物流产业集聚区。 抢抓国家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联合”新机遇,赵乘骥博士研发的3G手机视频播放系统前景看好。一旦在广电网络中采用这套系统,老百姓用电视机就可“无障碍”畅游网络。 转型带来机遇,转型改变命运。 因为转型,一切变得焕然一新,一切变得皆有可能。在这“繁华之城”,我们处处嗅到谋求新跨越的浓浓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