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投资常州 > 正文

常州市外资利用及开发区“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1-12-22 23:06:33 标签: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制定常州市外资利用及开发区“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

  一、“十一五”外资利用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发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领导和强力推进下,全市开放型经济竞争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是常州利用外资和开发区发展速度最快、贡献份额提升最为明显的时期。

  (一)外资总量:2006—2010五年间,常州实际利用外资连续突破10亿、15亿、20亿和15美元,五年累计到帐外资100.5美元,年平均增长29.6%。2010年实际利用注册外资确认26.7亿美元,是2005年的3.6倍;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49.1亿美元,是2005年的4.7倍。外资到帐确认数列全省第4位,上升了1位。

  (二)项目质量:2010年新批项目平均注册外资1156万美元,是2005年的2.4倍。“十一五”时期,全市新批总投资近亿和超亿美元项目66个,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31个,分别是“十五”的3.3倍和3.6倍。2010年,制造业到帐外资15.3亿美元,占全市57.3%,其中新兴产业到帐外资6.76亿美元,占制造业44.2%;生产性服务业到帐1.9亿美元,占服务业17.5%。

  (三)外资结构: “十一五”期间,常州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727家,协议利用外资198亿美元,项目注册外资平均规模900万美元,是“十五”期间2.5倍。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1家、20个项目,总数达到了51家、76个项目。新批外资项目中,制造业项目数占60.3%,五大产业外资项目数占制造业61.3%,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数占服务业28.2%。

  (四)开发园区: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开发面积从2005年的83.9平方公里发展到2010年的149.9平方公里,5年净增加66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光伏、风电、轨道交通、新型复合材料等7家省级特色产业园区、3家省级生态工业园区、4家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全市开发区均已通过ISO27000环境认证。

  (五)贡献份额:2010年常州外商投资企业完成涉外税收101.4亿元,是2005年的4.2倍;其中,国税涉外税收完成80.55亿元,占全市国税收入的32.73%;外商投资企业上缴所得税32.3亿元,占全部国、地两税企业所得税收入的33.6%,比2005年上升了19.9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6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46.7%;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44.5亿元,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50.5%,分别是2005年的3.8倍和4.1倍,对全市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贡献份额分别上升了21.3和11.4个百分点。

  但是,与先进地区和常州应有的地位相比,我市外资和开发区发展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发展规模不大,发展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重特大外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仍没有取得明显突破,产业集聚、园区特色、产业层次、核心竞争力都亟待提高。

  二、“十二五”外资和开发区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加快常州外资和开发区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目标,着力推动三个转型(即发展路径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转型,发展模式向产业集聚、层次提升、结构优化、集约发展转型,发展动力向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高端人才、提升服务转型),力争取得三个突破(在“一核八园”、特色园区发展上取得突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取得突破,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意产业、总部经济上取得突破),持续推动开发区新一轮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和争先晋位,全面提升外资产业层次、新兴产业集聚度和开发区创新力、承载力和竞争力。

  (一)主要目标

  (1)外资:“十二五”期间,常州外资年均增长10%左右;2015年常州实际到帐注册外资45亿美元。其中,光伏、风电、新能源车辆、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创意、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功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制造业外资比重65%以上。

  (2)开发区:“十二五”期间,全市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以上;开发区GDP、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到帐外资,对全市贡献份额分别超过55%、60%、90%。“十二五”末,常州高新区力争进入全省开发区前4位,武进高新区进入全省前15位(省级开发区前5位);金坛、溧阳开发区进入前20位;天宁、钟楼开发区及武进经发区分别进入前30位;戚墅堰开发区进入前50位。

  (3)产业提升:以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导向,以“一核八园”为重点,加速整合省级以上开发区创新要素和资源,加快引进培育战略性、先导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全市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50%以上,研发经费(R&D)占地区生产总值2.5%以上(国家级开发区5%以上)。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创建成为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金坛、溧阳、天宁、钟楼、戚墅堰开发区和武进经发区创建成为省级创新型科技园区。

  (二)工作重点

  (1)强力突破制造业重大项目。坚持以引进培育“一核八园”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及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为重点,强推产业招商,紧盯重大项目,推动产业集聚,大力引进光伏、风电、新能源车辆、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创意、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功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光电子、轨道交通、智能输变电设备及航空制造等产业集聚型项目,着力提升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装备外资的比重。力争“十二五”期间吸引10个总投资超10亿美元或注册资本超3亿美元制造业重大项目。

  (2)全力推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坚持以“一核八园”为重点,以产业招商地图和功能平台集聚为引领,以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人才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产业招商、智力引进和环境建设,集中力量,集中优势,全力引进智能机器人、LED新光源、新能源汽车、光伏、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通过5年努力,力争 “一核八园”建设成为研发城、孵化城、战略性产业集聚城和高端人才创新示范城。

  (3)加快突破提升现代服务业。积极抢抓国家外资新政进一步鼓励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及服务外包的政策性机遇,大力引进外资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总部,加快突破外资金融、保险、租赁、私募基金、创投风投、港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高品质商贸、旅游等城市综合体。力争“十二五”期间外资银行、知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港口物流等外资取得重大突破。

  (4)持续推进产业航母锻造计划。始终坚持把先进制造业国际资本集中在开发区,集聚的核心定位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形态体现为“一核八园”、特色园区和产业集群。进一步强化“以创新资源配置加快优势产业集聚,以引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产业规模,以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产业发展动力”的发展思路,持续推进“产业航母锻造计划”,以更加有力的产业规划引导和政策资金扶持,大力引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知名跨国公司,加速集聚外资、央企和民营资本,着力培育优质资源和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一核八园”新兴制造业和创意产业在开发区特色园区的集聚度和爆发力。

  (5)切实增强专业招商素质能力。坚持不懈地加快招商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招商人才倍增计划”,下大力气强化招商专题培训、实战演练、技能竞赛及精英团队建设,坚持把驻点招商作为获取信息、常年招商的重要平台,加快发展驻点招商、代理招商、协办招商、人脉招商,持续推进信息平台、产业推介、招商团队、常州招商识别系统等基础性建设。坚持“制造业以产业招商为主,服务业以项目招商为主”的理念,积极聘请相关产业、行业知名中介和专业人士作为招商顾问或代理,强化项目对接,做精产业招商。切实强化优胜劣汰和考核激励机制,量化考核指标,实行优胜劣汰,重点引进、培养200名领军型、拔尖型招商精英人才。积极创造条件,对优秀招商人员给予特殊激励政策,真正使招商人员“工作有压力、招商有激情、绩效有考核、待遇有保障”,不断提升招商人员素质和能力。

  (6)不断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进一步确立“凡是高端企业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凡是高端项目落户所缺少的,我们就必须马上弥补”的环境理念,坚持“产业兴区、功能强区”的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开发区城市功能的规划引导、控制和建设,持续推动城市功能向开发区延伸,积极引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人才研发、生产、营销相适应的商贸、物流、金融和社区生活等品牌服务,加快开发区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扎实推进开发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引进自主研发、集成创新、创意设计、创业风投等各类创新要素以及公共测试、成果交易、创新服务等专业平台,尽快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开放、多元、现代化”的新城区,提升园区高端项目承载力和核心产业竞争力。

  (三)保障措施

  (1)全面贯彻实施《关于支持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政策意见》(常发[2010]30号),以《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阶段目标》为指针,细化工作目标,制定年度计划,加快组织推进。

  (2)进一步优化外资利用和省级以上开发区争先晋位考核激励机制,强化考核刚性,优化考核目标,突出加大“一核八园”、外资重大项目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考核权重。

  (3)制定并实施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计划和环境创优专项计划。

  (4)制定并实施全市招商队伍建设计划和考核激励政策。在加快完成招商人才倍增计划的同时,进一步实施招商人才“双二百工程”,加快引进、培养200名领军型招商骨干人才,打造200支产业招商精英团队。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