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常州网7月11日电:财政资金投入一分钱,有没有收到一分钱甚至更多的效益?一场对政府部门花钱开展的绩效评价,已在常州拉开帷幕。 记者昨天从常州市财政局了解到,在经历8个月时间的努力,对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已经完成。评价体系满分100分,常州的义务教育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上得分总体优秀,为90.41分。 “这次绩效评价意义十分重大。”一名财政部门人士称。它的意义远远超出评价的内容,“这是第一次,对政府部门花钱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精确评估其效率、效益、效果。同时,这也是常州市财政管理创新的试点之一。” 甚至有社会有识之士指出,这种科学评估财政资金绩效的方法,非但对政府工作效率、透明度产生深远的影响,还必将为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提供更为方便、有效的科学依据。 政府资金绩效评价,是如何担当重任的呢? 一目了然:公众的资金花得值不值? “政府资金绩效评价是财政改革进程中的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常州市财政局绩效评价处副处长李军介绍道。 近10年来,国家在财政管理上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像对预算外资金颁布管理办法,非税收入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部门预算改革,政府采购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式改革,公共部门工资津贴制度改革等。 这些改革措施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属于政府的钱应收尽收,政府怎么花钱变得透明,怎么使钱花得有规矩。 而绩效评价直指一个问题:这些钱花得值不值? 资金使用如果缺乏科学考评,很可能出现“明白的糊涂账”:一笔笔账目倒是清楚,但它的效果却糊涂。就像农民种地,种子、化肥、农药花了多少钱,都有账可查;可到秋收的时候,打了多少斤粮食,卖了多少钱,反倒不打算盘了。这个收成是赚是亏,哪个钱花得有必要?明年是否还这么干?不算算,哪说得清。 而这个值不值,其实正是花钱的根本目标。 公正权威:有利害关系者一律回避。 财政花钱和农民种地毕竟有着天壤之别。农民只需算好一笔经济账,而财政资金的使用,更多的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许正是这一点,使得人们产生这样的误解:财政资金不需要斤斤计较产出效益。 事实上,这并不能成为不计效益的托辞,社会效益同样可以通过一些量化指标来计算得失。 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此次常州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委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中心、中国教育绩效评价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等权威机构研发。 整个指标体系共计291个指标。其中包括了在资金使用上是否规范,义务教育部门行业中较为成熟和公认的指标,以及义务教育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整套指标体系,既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政策性要求,又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同时还与国际接轨,参考了国际上对这一阶段教育的要求,从而为客观公正反映常州义务教育现实成果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次要解决的问题,是评价执行者的公正立场和权威水平。为此,此次绩效评价引入了“第三方”评价制度。在调查评价时,市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均站在“回避牌”外,而由专家组成员操刀剖析。其中包括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中心、中国教育绩效评价中心的专家教授,还有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研究部门人员,以及在常高校专家教授。 由于从指标体系的制定到考评,都是懂行的专家,并且与常州的义务教育工作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绩效评价的结果也就尤其显得公正,说成绩令人信服,说问题辞恳言切。 样本示范:成绩有一说一,问题实话实说。 这次绩效评价的范围,囊括全市城乡316所公办小学和初中,可谓面广量大,而结果自然也最为客观全面。 在总分90.41分中,主要的得分项目分布在毛入学率、毕业生去向(升学率)、素质教育、学生生均占有资源水平、财政投入、资源使用满负荷率、社会满意率等方面,主要的扣分项目分布在学校布局、资源配置均衡度、教师配置状况、教育负债、课程测试成绩等方面。 常州市义务教育,每年为约38万名(包括外地来常打工人员子女)提供公共服务。目前平均每名学生拥有:教育占地面积25平方米多,校舍8平方米多,图书26册。并且,每13名学生就拥有一台计算机。 而一些问题也惹人深思。比如,全市学校自主使用的教师进修和培训费用,占公用经费仅为3.7%,明显偏低。身处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一反映教师知识更新的指标,显然有些不合时宜。又如,城乡之间教育质量不平衡问题,表明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在培养优秀生还是合格生方面,还有更多的课题需要研究。 成绩有一说一,问题实话实说。专家们的分析使得市教育和财政部门更为清楚意识到,扣分情况揭示了我市义务教育管理所应努力的方向。 考评之后:“问效”之后能“问责”。 据记者了解,作为本次评价的重大应用成果之一,义务教育债务问题得到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而这个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省市财政部门已经开始针对性调研。这仅仅是此次绩效评价中较为夺目的一颗果实。 这次绩效评价的意义也不仅仅在于发现了一些目前的管理盲区和问题。据了解,由于此次评价获得的数据具有无可比拟的全面性、真实性,我市将利用评价数据建设义务教育管理数据库,它可以为我市制定中长期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政策提供决策服务;而数据库的不断更新,今后这项工作出现新问题、新情况,也有利于及时发现,使得政府决策部门作出快速反应。 财政部门关心的,绩效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资金的合理投入,这也正是纳税人所关心的问题。李军说,通过财政绩效评价,来探明“用钱后效果怎么样”,以此来指导下一步的资金分配,“以后钱该怎么用”,哪里花多,哪里花少。 此间观察家认为,绩效评价是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甚至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进行评价,必然要涉及财政收支的各个部门、单位乃至个人,这有利于建立起单位和个人责任考评机制,有利于推动政府部门加强勤政廉政建设,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份明白清楚、言而有据的绩效评价,人人能看得懂,读得明白。“政府把钱花得值不值”?非但能让人民看出手掌大印者是不是个“清官”,最终还能看出他是不是个“能官”。(益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