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1日发布,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 I)为49.0%,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这是PM I自2009年3月份以来33个月内首次回落到50%的经济强弱分界点以下。同日公布的汇丰PM I也仅有47.7%,较10月大幅下降3.4个百分点,创32个月新低。由于PM I显示中国制造业面临衰退风险,市场预测11月30日的存款准备金下调将只是政策转向的起点,明年的财政政策将比今年更积极,货币政策虽不会完全转向,但也会更宽松。 高库存威胁制造业增长 从官方PM I来看,11月不仅是总量回落,11个分项指数也大多下行。同10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分别上升2.8和0.3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有所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幅度较大,超过2个百分点,且均回落到50%以内。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分析报告称:11月PM I回落到50%以内,对此不必反应过度。但也要引起警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特别是市场需求显示疲态值得关注。 新订单指数全年波动下行,并且下行速度较快,11月回落到47.8%,为33个月以来首度回落到50%以内。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半年在略高于50%的位置上徘徊;下半年明显下降,自8月份以来,虽然9月份短暂回升,但整体不改50%以下低位运行的局面。 从产成品库存指数来看,最近3个月上升明显,已连续2个月保持在50%以上。尤其是最近生产指数出现明显下降,本月下降到50 .9%,处在相对较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产成品库存指数仍然加快上升,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市场需求较为疲软。 反映出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正在由防通胀向稳增长方面转变。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分类数据来看,产出指数下滑了1.4个百分点,而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则大幅下滑2.7和3.0个百分点。这些均表明下周即将公布的工业增加值和出口数据也可能将远远低于市场预期。未来数月,中国经济都可能进入一个较慢增长的区间。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点评称,11月官方PM I、汇丰PM I双双大幅超预期下滑至荣枯分水岭50%以下,新订单、生产量、采购量均下滑至2009年2月以来新低。尤其是官方PM I中的产成品库存分项指数目前已经攀升至历史高位。持续攀高的库存将成为未来工业增速快速回调的威胁。 中国经济下行风险增加 如何判断PM I大幅下滑所预示的风险,分析者们观点分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11月份PM I指数继续回落,已经低于50%。但是由于国内投资增长仍保持较高水平,消费增长稳中略有提高,因此未来经济增速回调预计仍将比较平稳,不会出现大的下滑。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也认为:11月PM I自2009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显示出经济增速延续稳中趋缓态势。但综合多种因素判断,预计未来经济增速回调仍将平稳,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