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外资要闻 > 正文

外资“重仓”新兴产业 FDI在华转向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经营报 日期:2013-04-09 21:24:40 标签:
 

稳定的、可预期的法制环境,是外商投资中国最看重的因素之一

中国是否还是外资青睐的投资目的地?

中国美国商会3月29日在北京发布了2013年《商务环境调查》,其中调查数据显示,四年前,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计划一年内增加21%~50%的在华投资,而如今只有18%的受访者愿意这样做。

这个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折射着中国市场正在经历的改变。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等相关问题仍居于受访企业在华经营面临的具体挑战的前列。

然而,在传统制造业的投资优势受到挑战的同时,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也开始提供新的投资机会。《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从商务部获取一份最新发布的《中国外商投资报告》中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是1998年的10倍。外商在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集中度很高,9个行业占据了75%的份额。

在对未来的投资上,外资行动得更快。

外资卡位的“大连样本”

2012年,大连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资约36亿美元,约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29%。

“我们正在积极推进英特尔二期工程,已做好了服务和用地上的准备。”大连市外经贸局外企处处长姜宏纪告诉记者。

2007年,英特尔半导体(大连)芯片项目成功落户大连双D港产业园区,这也是英特尔亚洲首个芯片生产厂。英特尔落户大连的同时,几十家配套企业落户大连,加速带动大连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记者从大连市经信委了解到,2011年,大连集成电路销售收入147亿元,占大连工业总产值的1.69%。按照计划,英特尔在大连将建设三期工程。

“我们希望能推进二期,扩大规模,是从利用外资改善投资结构、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上的一个考虑。”不过姜宏纪也表示,由于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美国投资方向做了调整,二期工程协调起来有一定难度。

吸引英特尔落户并推动二期工程,正是近几年大连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到来的英特尔们,也正在大连的未来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

2012年,大连制造业全年利用外资60.4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49%,同比增长63%,其中高端制造业占到60%。

记者了解到,德国林德公司、日本川崎重工、东风日产汽车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大连;美国固特异、德国大众汽车发动机等一批建成项目陆续增资。其中第一季度已落实的有三洋空调增资1.65亿美元、道依茨发动机增资1亿美元。

“近几年,尽管各国经济在总体上处于低速增长,但对外投资需求依然存在,发达国家向我国的产业转移,在资金规模上没有减少,而是在结构上发生新的变化,逐渐向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扩展。”大连市外经贸局综合处处长刘国志表示。

2012年,大连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资约36亿美元,约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29%。

3月20日,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14亿美元,同比增长6.32%。这也是该数据在连续8个月负增长之后首次恢复正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的认可。”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

服务业再超制造业

2012年以来,7-eleven便利店、釜山银行青岛分行、永乐养老机构等一批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外资新项目纷纷落户青岛。

尽管在中国农业银行研究报告中将制造业使用外资下滑的部分原因归结为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商转向其他亚洲市场如越南、印度等地,但是服务业成为受到外资青睐的投资领域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

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统计,2011年开始,中国服务业吸收外资已经超过了制造业,2012年仍然延续了这种趋势。

“吸引外资正处于结构调整期,低端制造业吸收外资有所减少,现代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在增加;以出口为目的的外商投资在减少,以中国市场为目标的投资在增加。”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则认为,我国利用外资结构正升级到新版本。

“今年以来,青岛与日本的投资交流互访较去年同期增长20%。”青岛市商务局外资处处长、招商局副局长徐政华日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与以往在汽车制造等方面的投资需求不同,徐政华明显感到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转向金融等服务性行业。2012年以来,7-eleven便利店、釜山银行青岛分行、永乐养老机构等一批来自于日本和韩国的外资新项目纷纷落户青岛。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投资是在2012年下半年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下降的背景下实现的。2012年,青岛市日本到账外资5.1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

今年前两个月日本对华实际投入外资同比下降6.70%,但记者从青岛商务局了解到,今年1~2月份,仅青岛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0个,其中韩国、中国香港、日本分别占比30%、25%和10%。可见外资并非绝对离场,只是投资的侧重点在发生变化。

据了解,目前青岛有4000多家企业来自韩国,占全部外籍企业的三分之一。釜山银行青岛分行的设立,可向韩国海外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大连。

姜宏纪告诉记者,政府部门正在积极推动三星集团与大连市中心医院合作,在高新技术园区建立一所综合性合资医院。建成后,这也将成为大连市第一个合资医院。

“基本敲定,现在已进入选址阶段。”姜宏纪说。据了解,利用外资的妇产医院、儿童医院也都在洽谈中。

“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形态增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徐政华认为,这得益于整个国家在利用外资政策层面的调整,在医疗服务、养老、金融等领域慢慢放开,从而带动利用外资结构的变化。

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3年《商务环境调查》也显示,高达71%的企业表示在华经营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是在中国市场销售,而非出口。这一数字创下调查开展15年以来新高。这表明投资的本地收益正在逐渐取代出口,而服务业正是这类投资收益最主要的产出行业。

外商多忧政策环境

市场开放程度、国内流通成本、劳动力素质、社会保障体系、政府的行政透明度等都是外商最关心的投资因素。

联合国贸发组织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称,201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复苏势头受挫,流入量下降了18%,再次回到2009年低谷的水平。

全球经济的下行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但近年来,中国吸引的FDI仍基本保持了稳定增长趋势。 商务部报告显示, 2009年我国实际吸引外资金额918亿美元,2011年上升到1177亿美元,同比增速仍保持在8.2%。

“此前大连有关部门所做的调研显示,撤资的外资项目非常少,且对大连的影响微乎其微。”姜宏纪告诉记者。

徐政华也表示,国内在吸引外资上仍具有东南亚等国家不具备的优势,比如丰富的劳动力、劳动生产率较高、正处于高成长阶段、投资回报率高、逐步和国际接轨等。这也使得大的外资项目很难发生转移。“目前,稳定的、可预期的法制环境,是外商投资中国最看重的因素之一。”他告诉记者,市场开放程度、国内流通成本、劳动力素质、社会保障体系、政府的行政透明度等都是外商最关心的投资因素。

“从青岛发展形势看,全市吸引外资进入全面提升引资质量的发展新时期。”徐政华表示。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