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外资要闻 > 正文

外资潮再涌中国流通业当中流击水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2-05-27 17:20:30 标签:
2010年6月,日本内阁发表“新成长战略”,希望通过在亚洲推广日本消费模式来扩大日本的经济影响。最近两年,日本饮食企业、连锁店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大陆,截至2012年2月,福满家(FamilyMart)便利店在中国已拥有800家店铺,按照该公司计划,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提高到4000家,2020年将提高到8000家。吉野家、萨莉亚等餐饮公司,永旺行情,资讯,评论、华堂等大型零售集团都作出大规模转战亚洲的店铺扩大计划,中国则是“亚洲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年间泡沫经济破灭、日元汇率高企、高龄少子浪潮、强震海啸核泄等改变了日本企业的生存环境。国内消费市场的变化和新兴经济体的良好表现共同构成了日本流通企业向其他国家扩张的原因。不仅日本如此,很多国家都看好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消费增长潜力,中国凭借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经济建设成果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区域。外资机构来袭给中国流通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应当如何应对,才能使中国流通业在新形势下健康发展?对此,我们持以下几方面观点:

  第一,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吸收外资流通企业溢出效应。外资流通企业表现出投资规模大、经营绩效高、经营理念成熟、管理体系完善的整体发展特点,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前情况下,我国商业业态不断丰富,单体经营规模不断扩张,但是在盈利模式、商业运作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土企业应该善于学习外资流通企业的经营运作模式,在发挥本土特征优势的基础上,借鉴外资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成功做法,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在学习效应带动下,逐步实现流通体系的整体升级。

  第二,发挥外资流通企业入驻对国内消费的拉动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存在“高储蓄、低消费”的问题,外资流通企业进入中国具有丰富业态、提供多种商品和服务进而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作用。同时,外资企业进入后也会产生大量的采购行为,无论是“买中国,卖中国”还是“买中国,卖世界”的供应链体系,对扩大中国产品的销售都是有益的。

  第三,加强布局引导,杜绝无序进入。多年来的事实经验表明,城市发展水平高、居民消费能力强、产业成长性强以及产业成本低的城市对外资流通企业的吸引力更强,所以外资流通企业表现出先东部、后中西部,先沿海、后内陆的进入顺序和由东向西,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逐步推进的趋势。事实上,外资流通企业的进入,对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升级,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培养起到的作用更大。因此,我们要强调对外资流通企业的布局引导。用国家层面的宏观布局规划,合理引导外资企业向二三线城市布局,丰富二三线城市业态,引领二三线城市商业发展,适度控制外资商业在一线城市及其他东南沿海城市的布局,防止过度竞争。

  外资流通企业的地域选择模式,也造成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吸引外资流通企业入驻而在招商引资时实行差别化的优惠政策,外资企业的选址和开设缺乏必要的约束和规范,导致城市优势商业地段低价转出、商业密度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要加强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立法推进工作,规范城市商业发展格局,以科学规划为依据,规范城市商业网点的数量、规模、业态、档次,避免外资企业进入扰乱市场秩序。

  第四,借鉴外资流通企业成功经验,引导中国流通企业做大、做强。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调查,目前多数日本企业已经成功转向亚洲等新兴国家和地区,日本主要企业在亚洲取得的利润已超过其在国内获得的利润。这给我国流通企业带来了启发。长期看来,中国也将面临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内市场空间有限、内外资流通企业竞争激烈的问题,引导和扶持重点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并择机向国外扩张,不失为一个发挥中国经济影响的长久之计。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