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前天宣布成为首家在中国内地获得拍卖执照且独立开展拍卖业务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并计划今年秋季开始在上海举行拍卖会,并以上海为平台举办展览展示,提供艺术顾问咨询、培训和其他相关服务。 2008年以来,中国内地藏家在佳士得全球拍卖中的人数增加了一倍,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位于伦敦、纽约和巴黎等地的佳士得海外拍场。佳士得中国区公关经理米甍表示,金秋在沪举行的拍卖种类暂定为当代艺术品、红酒、腕表、珠宝,不涉及文物古董,也不包括《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提到的艺术品。这意味着佳士得落地上海,只需得到工商部门批准,规避了文物局审核环节。基于政策和法律原因,国家文物局规定,外资拍卖行不得进入境内从事文物艺术品拍卖。 佳士得成立全资上海子公司消息一出,北京天问拍卖总经理季涛称,“上海来了个大‘鲶鱼’。”上海泓盛拍卖CEO赵涌表示:“艺术品是佳士得拍卖的主营业务,相信市场也会逐步放开。上海作为国际性都市,应该更加开放,在文化产业方面应该向纽约、伦敦等看齐。这样才好玩。”上海龙门雅集董事长李亚俐认为,上海地区的艺术市场生态结构与成长机制,必将因佳士得拍卖的进入,逐步转型,进而欣欣向荣正式接轨国际。 去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由热转冷,各大拍卖行跑马圈地速度反而加快。去年苏富比以与北京歌华合资的形式在北京成立一家拍卖行,限定在保税区内,并在中华世纪坛举行单件拍品的象征性拍卖。近日苏富比又高调宣布,原北京文物公司党委书记、翰海董事长温桂华加盟苏富比(北京)。此番佳士得宣布以独资拍卖行形式进入内地,意味着两家百年老对手将在新市场再度展开“厮杀”。与此同时,去年起北京嘉德、保利等拍卖行也进入佳士得、苏富比“根据地”香港举办拍卖会。引进来,走出去,从征集拍品、客户到吸纳专业人才,中国内地艺术拍卖都将迎来新一轮战国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