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外资要闻 > 正文

各国首脑将带什么去G20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6-12 16:13:15 标签:
    即将在伦敦召开的G20峰会上,20国集团领导人将齐聚泰晤士河畔,商讨国际经济形势,国际金融体系或许将在谈笑声中划定新的格局。届时,各国首脑又将站在什么立场?又将如何看待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

    美国总统奥巴马

    “处女秀”盼当领头人

    此次G20峰会,将是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登上国际舞台的“处女秀”。此番伦敦之行顺理成章地将成为考验他“领袖风采”的关键。届时,他将同与会首脑共商如何恢复世界经济增长和加强金融监管,阻止金融危机再次发生。

    但奥巴马面临的难题是,美国和欧盟国家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上存在着巨大分歧。而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也许将是G20峰会的中心议题。此前,美国敦促欧洲国家扩大支出以支持经济增长,却被当面泼了一盆冷水,欧洲回敬称暂时无意进一步加大投入,以德国为首的欧洲领导人甚至联合抵制美国呼吁增加开支的经济刺激计划。

    白宫日前似乎正努力淡化美欧关系的僵局。奥巴马在出访之前向媒体表示,他已经与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就协调更多财政刺激措施和构建新监管体系的必要性达成了一致意见。

    同时,奥巴马也暗示,各国领导人可能无法承诺将今年的支出措施延续到2010年——就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所敦促的那样。他表示:“大家有一种合理的考虑,即大多数国家已出台了重大的刺激方案,我们需要(先)看看效果如何。”

    除了经济这一重要议题,奥巴马还将与各国领导人讨论多项议题。其中,美国和欧洲关系、美国和俄罗斯关系、核裁军、核扩散问题将是重头戏。

    白宫官员指出,奥巴马期望藉由峰会凝聚各国关于经济复苏、反恐战争及动乱地区和平等议题的广泛共识。这也是美国逐步恢复国际领导地位,尤其是欧洲地区影响力的关键。

    不过,《华盛顿邮报》3月29日指出,奥巴马要促使各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上重新唯美国马首是瞻,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更有多家美国媒体显得忧心忡忡,担心20国集团峰会变成对美国道路的“审判”,出现追讨“经济危机替罪羊”的局面,G20峰会似乎成了奥巴马不得不赴的“鸿门宴”。

    但奥巴马似乎对G20峰会将为经济复苏建立框架表示乐观。他表示,世界领导人知道,为了全球经济,他们必须“传递出一种强烈的团结信号”。

    英国首相布朗

    立场游移以期政治挣分

    作为此次G20峰会的东道主,英国首相布朗最近“有点忙”。在马不停蹄的“游说之旅”中,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管理、资金和权力监督成为布朗积极推动的核心内容。并且他不断发出信号:希望在伦敦召开的G20峰会能成为重塑全球经济新秩序的转折点。

    以金融和服务为支柱产业的英国,目前已成为“发达经济体中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惨重的国家”,布朗的国内支持率不断下降。在这一背景下,峰会对于英国经济和布朗执政前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要融汇各方互相冲突的意见,确保出台一份能够稳定市场的共同协议,将极大考验布朗的外交能力。

    在G20召开之前的最后一轮“游说之旅”中,英国首相布朗在欧洲议会上发表讲话,敦促欧盟在当前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全球努力中发挥核心作用,在推动改革金融体系、设定全球金融监管标准和刺激经济增长方面担当“领头羊”。

    在欧盟内部,英国一直与欧洲大陆国家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对于欧洲融合心存戒备。但这次,布朗却表现出少有的“亲欧”立场。英国《金融时报》就此评价说,这与他对欧盟一贯的怀疑态度形成巨大反差,背后不乏“讨好”其他欧盟国家的用意。此前,由于身为东道主的英国试图游走于美欧之间,立场飘忽不定。

    与此同时,布朗还进一步呼吁欧洲与美国携起手来,增进跨大西洋合作,共同应对当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气候变化以及中东和平进程等诸多挑战。

    分析人士认为,布朗在欧洲议会作出上述表态,一方面是希望在欧盟内部赢得更多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力图淡化大西洋两岸的分歧,以使伦敦峰会取得一定成果,为其在政治上挣分。

    除了游走于美欧之间,布朗3月26日在巴西的“游说之旅”上还透露,他将在4月2日举行的20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上提议共同投入1000亿美元资金,以刺激世界贸易,帮助国际社会走出目前的金融危机。

    德国总理默克尔

    法国总统萨科齐

    呼吁欧盟与美国“讨价”

    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总统萨科齐,近日“亲密异常”,在多个场合步调一致地为主推国际金融改革结成统一战线。

    虽然两人态度乐观,相继表示此次G20峰会将是一个历史性机遇。但美、英、德、法对会议侧重点的分歧目前已经显现:美国与英国立场相近,呼吁加大政府经济刺激计划规模,而德国和法国声音一致,认为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才是重点。

    对于美国政要主张将峰会“主调”转移到协力拯救实体经济上,淡化欧盟的金融监管主张。默克尔和萨科齐3月12日在柏林会晤时一致对美国发难。默克尔说,“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继续花钱,而是要建立一个防止类似经济灾难重演的监管体系”。

    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22日G20峰会欧洲国家预备会上,默克尔就成功说服欧洲国家同意了德国提出的以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监管为主要内容的各项建议。一时间德国媒体对此大加报道,认为“默克尔的危机战略说服了欧洲”,“德国促使欧洲国家并肩作战”。

    而在3月17日,欧盟春季峰会召开之前,默克尔又联合法国总统萨科齐向各国首脑发出了联名信,寻求欧盟其他国家支持。最终德法的主张成为了欧盟国家在G20伦敦峰会上的统一立场。

    在这封萨科齐和默克尔的联名信件中写道:“首要任务就是设立新的全球金融架构。”他们认为,应当建立一种有效的惩罚机制,以确保各国免受金融机构不合作带来的风险的影响。

    并且在联名信中,德法强调,希望促成欧盟各国在G20峰会上以一个声音讲话,这样欧盟才能够捍卫自己的利益,并使各成员国的经济在全球化的今天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

    分析人士认为,德法首脑的一系列努力,一方面巩固了德法在欧盟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使欧盟国家这次能以统一的立场参加峰会。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倡建“超国家货币”

    面对即将召开的G20峰会,俄罗斯表现出其固有的激进与高调。在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结束仅两天,俄罗斯就各国的泛泛原则性声明之外,率先抛出第一份“言之有物”的提案,

    3月16日,克里姆林宫在梅德韦杰夫总统的网页上公布了这份将在G20首脑峰会上提出的提案,涉及宏观调控和预算政策、刺激内需、金融监管、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国际金融机构、发展融资、对公众的金融知识教育及节能型增长等八大方面。

    其中最“大胆”的提议,是对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机构实施激进改革,包括引入一种“超国家”储备货币,从而改变目前美元“独大”的国际储备货币格局。俄罗斯建议,这种“超国家”储备货币由某个国际金融机构负责发行,并建议考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有的特别提款权(SDR)担此角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而在IMF的机构改革方面,俄罗斯显然不满于目前已有的方案。“我们认为,取消去年4月达成一致的配额和所有权改革方案,将会是恰当的。”俄罗斯的提案中说,并建议在IMF内部研究出一份能够“更好地反映现有国际经济的相对力量”、“更为激进”的改革方案。

    除此,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或将在G20峰会上,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核裁军宣言。

    梅德韦杰夫的外交政策助手谢尔盖·普里霍季科3月28日告诉媒体记者,两国总统将就《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START)后继条约专门发表联合宣言。

    “我们将发表两份联合宣言,一份大体关于俄美关系,另一份关于START,”他说,“两份宣言的文本正在顺利起草中。它们应成为我们未来工作的出发点。”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

    徘徊于美欧之间

    相比去年华盛顿G20峰会时的豪气,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这一次恐怕会低调得多。毕竟日本的实体经济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日本制造业业绩急速下滑,裁员现象弥漫,这让麻生内阁始觉地动山摇。

    甚至在美欧就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出现明显分歧之际,日本政府也没有明确表态。似乎与欧洲一样,日本并不愿意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来刺激经济。实际上,去年11月日本政府开始制定第一次经济振兴方案,涉及金额为27万亿日元。但该方案实施至今尚未见成效。

    在3月21日召开的日本政府“克服经济危机专家座谈会”上,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御手洗富士夫和日本商工会议所会长冈村正口径一致地要求麻生实施至少30万亿日元的第二次经济振兴方案。两位日本经济界领袖认为,没有30万亿日元的投入,日本经济根本缓不过气来。但是,麻生没有当场回答。

    但也有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财务金融大臣与谢野馨近日表示,日本第二次经济振兴方案目前正在制定中,麻生希望能够在G20伦敦峰会前公布。

    此外,麻生太郎日前透露,他将在G20峰会上呼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他在参院预算委员会上表示,将要求国际金融组织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同时,他还将向各国指出处理不良债权的重要性以及呼吁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资金规模以援助新兴市场国家。
(责任编辑:华青剑)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