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董事会成员及执行总裁薛维柯 叶言/摄 中国经济网天津6月9日讯(记者叶言) “目前中国获取美国绿色能源的技术门槛降低,而且中国很多技术和商业模式非常具有创新性,可以在美国进行应用和传播。”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董事会成员及执行总裁薛维柯6月8日在首届全球绿色经济峰会上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首届全球绿色经济峰会8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由天津市政府、天津市政协、中国企业联合会、美国《商业周刊》主办,主题为“绿色经济:推动未来全球复苏的契机”,400多位中外政府官员、著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和环保机构人士与会,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绿色”复苏寻找良方。
美国企业翘首期盼 中国获取技术门槛降低
“最近几个月内,中国企业投资美国一些新技术公司,可以获得相当大的股份。”薛维柯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国企业融资变得异常艰难,很多企业期待能与中国合作。“可以说是全副武装等待中国伸出合作之手”,在此情形下,美国本地政府和本地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欢迎度增加,中国企业进入高新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的门槛开始变低,而且多集中在太阳能、风能、智能电网、电动车等热门领域。
除能拓展国外市场、有效获取技术外,注资美企还可以实现真正技术创新方面的合作。薛维柯认为中国企业实际上已经丧失逐步进行创新的能力,仅仅通过技术转移可能无法真正开展技术创新,需要一个美国技术开发企业以逐步改进自我创新能力。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获取技术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限制,一是企业方面,技术拥有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或者商业操作,另外一方面为政府层面地限制,比如巴黎条约等。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第一个门槛正在逐步降低,门朝中国打开得越来越大。
“这是特别特殊的机遇。”薛维柯说,中国企业应抓紧这一历史性机遇,跳跃性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部分技术模式领先 值得美国借鉴
“我们观察到在中国,特别是在绿色能源的行业当中,有很多技术或者是商业模式非常具有创新性,可以在美国进行应用和传播。”薛维柯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比如说“非并网”风能的应用。中国在“非并网”风能的研究和运用要领先于美国和其他地方。
风能发电的挑战非常多,风场的很多风能无法利用,但是在中国有非常多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可以进行脱离电网的风能利用,这可以从本质上改变整个风能应用模式,可以更好的充分利用风能。
“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经济不够发达,对于细节习惯精打细算,所以产生出了很多很好的模式,使成本降低比外国更快。”薛维柯解释道,成本低并不仅指中国劳动力价格低,更主要应归功于创新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模式。尤其怎么样降低太阳能和风能的成本,中国在这方面有相当大的能力,这些商业模式非常先进,可以在美国进行应用和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