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回答了中外媒体记者的提问,针对当前各界关注的物价、楼市以及民间投资等焦点话题进行了解析。
物价——降幅仍在扩大
问:cpi和ppi在7月份创了一个低点,您如何看待这个低点?您认为这个低点是不是今年以来的最低点?
答:李晓超表示,物价指数同比不但下降,而且降幅在扩大;但是也要注意到,物价指数环比已经出现了上涨的迹象。数据显示,今年的cpi在3月、4月、5月、6月,环比都在下降,但是7月出现了持平;ppi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环比上涨,4月环比上涨0.2%,5月环比上涨0.1%,6月环比上涨0.3%,7月则环比上涨1%。
民间投资——如何统计是个困扰
问:上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说,现在中国经济主要增长还是靠政府的投资。请问怎么评价民间投资少的情况?
答:李晓超表示,当前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民间投资的增长情况。不仅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统计部门也非常关注。但是对民间投资的概念界定,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也一直在困扰着我们如何界定民间投资的范围,如何做好民间投资统计这项工作。
房地产——最终需求决定复苏程度
问:房地产销售面积不断加速上升,同时房地产投资也在上升,但是我们看到开发商购置土地的面积和新开工面积1-7月份仍然是负增长,只不过降幅收了一点。如果新开工面积上不去的话,就会影响房地产未来投资,也会影响相关的民间投资,您是不是比较担忧这两个数据?
答:李晓超表示,房地产是一个产业链条。房地产开发投资过去一直增长缓慢或者下降,就是因为最终需求不行,它首先得把房子卖掉,然后才能投资,投资形成以后才能带动土地购置、新开工项目的开发。任何一个商品形成都要最终需求形成以后,逐渐往上游形成一种拉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