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 丰银行昨日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人民币预期将首次超越英镑成为全球贸易企业在未来半年考虑采用的三种主要结算货币之一。在中国内地,预计年内人民币将超越欧元成为贸易企业结算货币的第二选择,仅次于美元。 汇丰此项调查是针对全球21个市场6000多家贸易企业展开的。汇丰调查显示,全球范围综合来看,在未来半年最受贸易企业青睐的五种结算货币将依次为美元、欧元、人民币、英镑和日元。 市场普遍认为,汇率是促使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原因,汇丰的调查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已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受访企业近一半(49%)表示主要目的是规避汇率波动风险,44%出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汇丰调查显示,新兴市场对这一趋势的形成起到主要作用。 从新兴市场来看,在东南亚地区,计划使用人民币的受访企业达16%,超过计划使用英镑的受访企业(3%)。中东地区的受访企业中,13%表示未来半年内会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高于计划使用英镑的企业(10%)。 从香港、澳门和中国内地来看,人民币受欢迎程度更胜一筹。三个市场总体而言,预计未来六个月内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企业达45%,超过欧元(27%),仅次于美元。 在中国内地,34%受访企业预计未来半年会在跨境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超过计划使用欧元结算的企业。 当然,美元仍占据主导地位。汇丰调查显示,九成内地受访企业仍计划用美元进行跨境贸易结算。 汇丰对其在中国内地18个城市的企业客户调查发现,近四成尚未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内地企业反映,他们的境外贸易方仍面临没有人民币支付、或贸易方银行无法提供人民币结算支持等问题。 ◎韩国有意动用外储购人民币债券 在韩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刷新纪录高点之后,韩国高层透露出动用外储购买人民币债券的意思。 韩国有意人民币债券 根据《朝鲜日报》周三的报道,韩国外汇部门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他们打算在外汇储备中加入人民币资产,主要通过购买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政府债券。 上述官员还说,政府计划先清除国内监管政策上的障碍,这些政策禁止用外汇储备买入人民币资产。 报道称,在美元贬值之际,上述举动的意义在于令韩国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进一步多元化,以提高投资回报。 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韩国外汇储备达307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在总的外汇储备中,以证券形式持有的为2719.1亿美元,或占总量的88.5%,301.9亿美元以存款形式存在,另有14亿美元为韩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韩国另外拥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6.2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和8000万美元的黄金储备。 报道中还提到,今年初,韩国央行已提出申请,希望成为中国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但目前韩国的外汇储备中不包括人民币。 这可能令韩国购买人民币资产的意愿遇到阻碍。招商银行分析师刘东亮对记者指出,韩国央行手里有人民币的同时,中国开放债券市场,应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以购买中国债券。 然而对于提高投资回报,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债券也不一定是一项好的选择。国泰君安分析师薛鹤翔对记者指出,中国的问题在于利率没有市场化,通胀又失真,投资中国国债的收益率会很低。 他说,韩国想要购买人民币债券,或许也有政治上的考虑。 中国继续增持韩债 昨日,韩国金融监督管理局称,中国在4月继续增持韩国债券,净买入3330亿韩元债券。 当然,国内大量的外汇储备也有多元化的需求,但去年中国增持日债与韩债的行为却引起了发债国的注意,比如日本高层官员认为中国购买日债导致日元加速升值而伤害日本出口商的利益,而韩国媒体也曾在报道中提到,担心中国增持韩国国债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但分析人士强调,中国外储主要投向的还是美债。与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这一规模相比,4月增持的韩国国债,换算下来不过也就是3亿多美元而已。 刘东亮说,外汇储备的分散投资是有益的,但预计相对于总体的外汇储备规模,投资于其他国债的占比会很小,主要投向的应该还是美债。 他说,欧洲有债务危机,日本经济在地震后面临不确定性,韩国的市场容量太小,因此还是美元资产是更理想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