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外资要闻 > 正文

美媒美企眼中的中国顾客挺难对付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6-12 17:51:48 标签:
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10日文章,原题:对美国零售商来说,中国顾客挺难对付美泰公司3月份决定关闭其位于上海的芭比旗舰店。就在此前,另两家美国零售巨头家得宝和百思买也宣布收缩中国市场雄心的计划。这种没落为渴望从中国快速壮大的中产阶级身上赚钱的美国公司提供了更广泛的警示。

    中国日益增强的消费主义和更加在行的购物品味为渴望赚钱的外国公司提供了无限商机,尤其是经济衰退令美欧消费者勒紧裤腰带之际,肯德基、沃尔玛等企业在华成长势头强劲。 

    尽管存在潜力,但一些美国公司却发现想在中国市场赚钱绝非易事。

    分析人士说,在华最成功的美国零售商是那些认识到中国市场复杂性并改变产品使其符合当地品味、偏好的企业。比如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食品,其中大多在美国本土是看不到的。

    尽管家得宝、百思买和芭比面临不同的挑战,但分析人士说,这三个案例有共同之处:尽管在美国都名气颇大,但进入已成长起来的中国市场的时间相对较晚,带来的产品与广泛存在的本地品牌雷同,很难使自己与众不同。“这三家公司都不了解中国市场,”位于上海的市场情报分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集团的创始人肖恩·雷恩说,“他们带来了在美国行得通的产品,不加任何本土化,就想强塞给中国消费者。”

    关键在于要使产品适应中国市场,而非使市场适应产品。在中国劳动力很便宜,对城市消费者来说,家得宝公司提倡的“自己动手”(DIY)的观念还几乎不存在,因为他们成长的环境就是别人做好了一切。上海一家咨询公司分析师陈灿(音)说,“自己动手的观念对中国人来说太超前了”。百思买2007年才进入中国市场,这个姗姗来迟的美国五星级连锁企业发现,中国的本土家电大卖场已随处可见。让美国人吃惊的是竞争如此激烈,几乎每座城市都有电器城。此外,中国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当有类似的、价格更便宜的本地产品时,他们并不总愿意多掏钱来买外国品牌。在上海几家百货大楼里,售货员说本土品牌的洋娃娃总体来说比芭比好卖,主要就是因为价格便宜。“芭比太贵了”,从小就收集洋娃娃的大学生徐晓芸(音)如是说。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