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外资要闻 > 正文

大宗商品推低全球市场发达经济体通胀高位运行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6-12 17:51:54 标签:
尽管英国近期公布的通胀报告暗示,今年有可能加息以控制通胀;国际清算银行9日的全球经济会议上,财政赤字和通胀问题成为讨论焦点。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发达国家的通胀目前不足畏惧。而中国在11日公布的数据表明,4月份的cpi数据为5.3%,尽管比前一个月降低了0.1%, 但通胀形势依然严峻。

  美联储即将退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市场大鳄们纷纷出手做空美国国债,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前景持乐观态度,美元贬值之路或将中止。

  欧洲可能不会再次加息

  全球各国的通胀率目前均处于上升的趋势,目前德国的通胀率已经上升至2.7%。中国方面,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崔历认为,鉴于通胀压力持续,预测中国第二季度会再度加息,另外预计人民币将继续缓步升值,今年升值的幅度在4%左右。

  英国央行行长金恩称:“英国通胀仍旧处于令人感到不适的高水平,远高于英国央行2%的目标水平。”英国央行在第一季度通胀报告中暗示,将于第三季度起开始加息,基准利率或于2011年第四季度上升至0.75%。

  在宏源证券(000562)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看来,目前发达国家的通胀不足畏惧,今年欧洲可能不会再次加息。

  “原因在于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出之后,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有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价格可能会下跌,而债券的收益率则会上升,这将缓解通胀的压力。”范为说。

  欧洲的麻烦远远没有结束。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10日称,不会承诺向希腊提供更多的援助贷款。

  而评级机构亦纷纷拿希腊开刀,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穆迪在10日宣布,将希腊本币及外币国债评级纳入负面观察名单;前一日,标准普尔也表示再次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另一评级机构惠誉也在考虑将希腊的评级由“bb+”下调至“b”或“b-”。

  范为认为,德国之所以对希腊冷眼旁观,是由于还潜伏着另一个危险的因素。“德国的风险敞口在意大利,目前德国的银行持有意大利50%的债务,一旦意大利爆发债务危机,影响将比希腊大得多。目前欧债危机仍然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欧洲的风险也在进一步增加。”

  大宗商品或将继续下跌

  美联储将在今年6月30日完成6000亿美元国债的购买计划,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前夕,美国“债券大王”格罗斯大幅抛售美国国债,吉姆·罗杰斯也表示,计划做空美国国债,并希望增持白银。

  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以及美元持乐观态度,自欧洲央行宣布利率不变之后,美元就开始了升势,资产管理公司astor asset management资深资产管理经理rob stein认为,美元在未来六到九个月时间内将会升值5%。

  “一方面,由于庞大的债务,美国当局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减轻债务;而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又希望美元能有所回流,鼓励国外资金到美国进行投资,为了吸引投资者,必须提振美元。”范为说,“而本·拉登的死,又为美元打了一剂强心针。”

  自5月1日以来,贵金属市场迎来了极其凌厉的调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大幅上调白银和原油的交易保证金,白银从5月1日的48美元上方一直下跌至5月5日的35美元下方,跌幅将近30%,原油的价格也暴跌13%。日前,银价开始从33.03美元的低位反弹,罗杰斯表示白银的暴跌并没有让他恐慌,他认为这并非白银牛市的终点。

  尊黄金业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英渤告诉记者:“现在并非购买白银的好时机,虽然不会再有大幅度的下跌,但白银还将经历一个月左右的调整。目前白银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变化,美元开始反弹,全球通胀并没有如预期强烈,黄金和白银的避险功能变弱,因此白银重新创新高的可能性很小。”

  范为指出,退出qe2将会导致金融资产出现价格下跌,大宗商品的跌势远没有结束。“我们计算白银的真实价格在25-30美元,原油的真实价格在80美元。”

  孙英渤还认为,黄金的跌幅不仅比白银小,而反弹的力度也将会更大,反弹的时间也会更短。

  回放

  白银暴跌祸起索罗斯?

  在过去两年时间,金融大鳄索罗斯与伯班克领导的基金公司不断增持白银和黄金,进入5月份,该基金公司开始卖出所持有的黄金和白银,导致国际银价暴跌,芝加哥交易所为此多次上调了白银的交易保证金。

  《华尔街日报》称:“索罗斯买进黄金和白银是为了防范通货紧缩。但他目前认为,通货紧缩的可能性有所降低,没必要再大量持有黄金。再加上美联储会继续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就更小了。于是,在过去一个月左右时间内,索罗斯就卖出了持有的大部分黄金和白银投资。”

  而曾与索罗斯共同创立量子基金的罗杰斯则认为,白银牛市还将持续数年,将继续增持白银。

  马上评论

  债务危机2.0:面临违约 希腊必须抛弃欧元

  作者 彼得·莫里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前首席经济学家)

  在希腊从1570亿美元的债务违约中解救出来仅一年后,便再次滑入危机。

  信用评级突然被下调,且又未达到德国和其他债权国设置的赤字削减目标,希腊开始绝望,欧洲也开始不安。

  希腊应该怎么办?唯一实际的办法是,希腊和其他低收入国家抛弃欧元,而整个欧洲需要重新思考福利制度。

  削减政府刺激支出或进一步提高税收都不可行,两者都会拖累经济增长,而希腊和其他一些财困国家的经济增长已很疲弱,无力支撑本国养老金及其它社会福利。

  持续多年的高失业与巨额的遣散费,以及医保费及其它体现欧洲资本主义同情心的福利支出都过于沉重。但几十年来,欧洲人回避对其痼疾实施真正的治疗,反而服用虚假的“万灵药”去刺激经济增长。

  而1999年,为促进欧洲国家间商贸的欧元是另一个虚假的药方。这个统一货币解决了一个并不真正存在的问题,并制造了新问题。在欧元以前,多数欧元区国家的本币以固定汇率与“欧洲货币单位”(ecu)挂钩。ecu和美元一样在国际商业交易中被使用。

  但各国有印刷本国货币的权利,并能偶尔在需要的时候让本国货币对ecu贬值或升值。统一使用欧元后,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爱尔兰等较为贫穷国家的这种灵活性被剥夺。欧盟对成员国预算赤字的严格限制,与美国要求各州平衡预算一样,本来是为了避免这种必要性。

  可悲的是,尽管德国与纽约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享受了统一市场的好处,但布鲁塞尔却不能像华盛顿向纽约州征税、补贴密西西比州的医保一样,对德国征税来补贴希腊的福利支出。

  所有财富只留给自己使用的德国得以为其国民提供镀金的就业保障和失业救济、缩短工时,将自己塑造成欧元效率的典范,评判希腊条顿式的节俭。

  欧洲的福利制度远比美国高效,例如德国的医保成本是美国的一半,因此,欧洲能给予民众的也更多。但是,过多的福利会削弱一国“能做”的精神。

  曾经,没有统一货币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克服了许多难关。现在,一个更大的欧盟也能,但它需要摒弃这样一个观点:没有对努力工作和投资的充分激励,也完全能实现资本主义福利。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