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的“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活动,经过一年来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茅山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007年是常州实现以县为单位的全面小康目标的决战之年,为了进一步深化茅山老区帮扶活动,动员和吸纳更多的力量参与帮扶,真正实现全市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决定开展“百名企业家老区行”活动。本报今天刊发的“致富思源献爱心,推动老区奔小康”致全市企业家的倡议书,目的就是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更好地推动这一活动。金坛、溧阳两市还结合老区实际,提出了招商合作项目,项目内容刊登在常州党建网(www.czdj.gov.cn),供广大企业家参考。常州市“百名企业家老区行”活动办公室电话:0519-5680720,传真:0519-5680720。 致富思源献爱心,推动老区奔小康 ———致全市企业家的倡议书 全市企业家朋友们: “携手相扶,同沐和谐阳光;互相支援,共享发展成果”。2006年,常州市已总体实现了小康目标,但为革命胜利做出过巨大贡献的金坛、溧阳茅山老区,由于经济基础、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与全市的平均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为了帮助老区尽快缩短差距,加快实现小康,2007年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了实现以县为单位的全面小康目标。作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我们广大企业家有责任有义务响应号召,走进老区,通过我们的带动和帮扶,帮助老区群众迈上小康之路,同享发展成果。在此,我们向全市广大企业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弘扬传统美德,积极参与树形象。企业家要弘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贫济困、回馈社会”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行、互惠互利、义利兼顾”的原则,通过“村企结对”、“企企合作”等形式,积极参与老区的扶贫帮困活动,为企业家树立新形象,为老区致富增添新动力。 二、着眼互利共赢,投资兴企促发展。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把企业自身的发展与老区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自身的发展与老区实现全面小康融为一体,到老区去创业,在老区求发展。特别是要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和产品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投资办企业,扩大农民就业渠道,推动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带动老区发展。 三、承担社会责任,真情帮扶献爱心。我们企业家要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进老区”活动。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资助农村公用设施维修、铺路架桥、校舍改造、救助弱势群体等社会公益事业,为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献爱心。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互帮助、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致富思源献爱心,积极投身老区行。为推动老区实现小康,努力构建和谐常州作出我们企业家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