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是废砂、废石膏、铝粉等,“吐”的是坚固节能的新型墙体材料;“吃”的原料每立方米价值50元,“吐”的产品每立方米价格超过300元。在位于横山桥镇的常州江山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生产镜头。 “一天内建成的世博远大馆,长沙正在建设中的世界第一高楼,用的都是这种墙体材料。”江山公司负责人是洪钢说,长沙“天空城市”高楼达828米,采用模块化建造,建设周期计划仅7个月。大楼的填充墙就是采用了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相较传统的粘土实心砖,运用该材料可减少建筑自重25%,节省混凝土18%、钢材15%,降低工程造价的20%左右;相较以粉煤灰、水泥、石灰为原料的普通灰加气混凝土,该材料的保温、隔热、防火、抗震性明显提升,每平方米的综合使用成本节约35元左右。“同时尺寸误差在2毫米内,采用干法施工工艺,砌筑速度大大加快。” “做了十几年的化工,近年来一直在考虑转型。”是洪钢坦言,从事化工的经历让他更加重视生态账、长远账,也较早瞄准了绿色循环产业。最终选择做新型墙体材料,原因除了应用市场大、生产过程无污染等,关键是行业的高门槛——资金投入大,回报时间较长,对电厂蒸汽等生产要素的要求也高,一般企业不愿意投入。“反过来看这也是机遇,能使企业从容地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善于逆向思维,敢于创新投入。江山公司去年引进瑞典、德国技术,投入3亿元,建成了80万方高品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和型材生产线,单体产能做到了全国第一。公司产品已获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产品自保温系统正在申报国家专利。企业正积极筹划新一期项目,建成后年产能可达110万方。 抓住武进建设国家级绿色建筑产业示范区的机遇,江山公司瞄准“领衔行业标准”目标,大手笔扩充技术研发队伍,目前企业研发人员比重已占35%,保证了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吃干榨尽”。目前,月星环球中心、金东方颐养园、横山桥羊绒城、苏州沙湖股权投资中心二期等,都广泛应用公司砂加气产品。武进区确定的首批3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江山”也位列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