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常州要闻 > 正文

本地新茶提前上市外地新茶被挤出高档茶市场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5-14 09:12:42 标签:

      短短2天内,常州茶叶公司门口的新茶报价牌接连更换了3次。作为常州茶叶销售市场上的“龙头”,其所报出的价格以及所经营的茶叶品种,历来受到中小茶叶店关注。

  其实,接连变动的并非仅是茶叶价格,而且还体现在经营的品种上。已独领风骚一月有余的四川、福建等外地新茶逐一被本
地的清风、寿眉、雀舌取代。事实上,茶叶公司的报价牌正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本地新茶提早上市了!

  每年的新茶历来是茶叶经销商全年利润的重要支撑点,而本地新茶更是占到整个新茶销售的三分之二。可以这样说,本地新茶关乎一家茶叶店全年的效益。于是,自上周末起,常州大小茶叶店纷纷高举本地新茶大旗,大把大把的进货;而市民似乎也更钟情本地茶,成斤成斤的采购。

  一股由本地新茶涌动的“春季攻势”悄然而起。

  比往年早摘10多天

  据农林部门的统计数据,武进区春茶开采最早是3月13日,茶树品种是乌牛早,面积25亩。其它品种开采最早是3月21日,到昨天为止开采面积达200亩,达总面积的4%。开采时间比去年同期提早了10天左右。茶叶批发价格在每斤300~100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5~10%。

  金坛市大棚茶于3月8日开采,无性良种茶在3月15日开采,比去年提早了15天左右。目前,金坛开采面积已超过6000亩,批发价在每斤600—1280元之间,与去年持平。溧阳市同新茶场于3月7日就开始开采,但白茶开采时间较迟,预测在3月28日左右。

  农林部门的工作人员分析,今年由于气温适宜,本地春茶生长势头良好,纷纷提前出芽,因而各地茶场争相提前采摘。然而,由于采制茶用工紧张,采摘茶叶的人工工资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左右。

  全面占领高档茶叶市场

  本地新茶采摘得早了,上市自然也早。昨日,记者在市中心区发现,几乎所有的茶叶店均开始主打本地新茶,品种以雀舌、寿眉居多。

  相较于外地新茶,本地新茶的价格并不便宜。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一级雀舌的售价在600元/斤左右,略逊一些的寿眉也要520元/斤。然而,如此高价并没有影响其销售。据老天泰茶叶店提供的数据,目前,本地雀舌、寿眉的供应在50斤/日左右。上周末到现在,每天仅雀舌就可以走掉10多斤。全店日均销售额在1.2万元左右,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0%。

  本地新茶的登台,随即将外地新茶挤出市场。由于雀舌茶型美观,品质却与四川、福建的碧螺春相差无几,有些甚至口感更佳,送礼、品尝两相宜。因而,四川、福建等地新茶迅速被挤出高档茶市场。

  另一方面,尽管正宗的西湖龙井与洞庭碧螺春业已面市,然而高昂的价格却令其难以撬动常州市场。据常州茶叶公司总经理翁龙祥介绍,目前,国内西湖龙井与洞庭碧螺春的批发价都在千元以上,再经过数次转手,最终的零售价还要高。据他们历年经营的经验,常州市民高档茶叶消费的接受价格在500-800元/斤之间,千元以上的茶叶尽管拥有一定的消费者,但是数量极少,一般都以消费者订购居多。因而,高档茶叶市场,常州市民仍以雀舌为主。

  过几天可能会便宜点

  伴随着采茶工数量的减少,采茶人工工资逐年提升,茶叶涨价压力逐年增加。然而,相比往年,今年本地新茶的价格并没有上涨。“没办法,不敢涨价,就怕涨了没人买,只能压薄点利润了。”某茶叶店老板说道,“批发价是明显涨了,这几年凡是涉农的产品几乎都一个劲地涨。”

  其实,远非这位老板说得这么“可怜”。相比其他农产品,茶叶的毛利率相对较高,高档茶叶的毛利率更是高得惊人,人工成本上涨20%并不会影响其利润。

  “今年本地新茶的价格不可能上涨。相反,再过几天还可能会便宜点呢,尽管幅度不会太大。”翁龙祥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今年气温较为适合茶叶生长,产量上去了,价格自然下来。据了解,一棵茶树一季一般可采摘7-8次。在天气适宜的情况下,一般为5日/次。因而,就目前而言,影响茶叶价格的因素关键还是产量,而产量又得靠天气。气温低了,出不了芽,气温高了,长快了来不及采。

  仅以200元左右的中档茶为例,一次采摘可采1斤计算,假如天公作美,一季采摘7-8次,即可获利1400-1600元。倘若气候不佳,一季仅采摘4-5次,此中便减少了600元。按照如此计算,多采摘几两茶叶,上涨的人工成本瞬间便可消化。

  据悉,大抵再过一周左右,本地高中档新茶将全面上市。伴随着品种以及数量的增多,新茶的价格将有所下调。    (薛佳吉)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