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常州要闻 > 正文

犹如发现一座金矿海外投资者排队买A股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5-14 09:23:22 标签:

  “五一”长假前的央行加息并没有浇灭A股市场的牛市氛围,上证指数在早盘瞬间低开后反倒大涨24点,在稳固1400点后继续向千五关口进军。5月8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延续节前涨势,上证指数上涨56.88点,报收于1497.10点。在此背景下,众多转战于中国股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们正抱以乐观主动的态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以期能够更多的分享到A股市场的牛市盛宴。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近来忙得不亦乐乎。她不停地在美国、欧洲、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穿梭,与这些国家和地区迫切需要投资中国A股的投资者交流。

  在李晶看来,海外投资者对中国A股市场的兴趣如发现一座“金矿”般高涨。这在过去15年以来,前所未有。

  排队买A股

  4月26日,来自25个国家的1200名投资者齐聚北京,参加由拥有1.2万亿美元资产的全球金融服务机构――摩根大通集团举办的今年最大规模的投资论坛――“中国证券论坛”,共同探讨目前全球投资界最热门的话题――买中国股票。

  去年6月,A股多空双方还在攻守千点大关,但从8月至今年4月底,A股和H股的表现基本平衡,涨势如虹。这使得海外投资者在投资中国股市的一年多时间内大尝甜头。

  此前,A股和H股的差距很大。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的30家公司的A股股价比H股高3.2倍,但是现在,已有11家公司的A股比H股便宜。A股的市盈率亦从过去的50、60倍降至目前的十几倍。

  中国股市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因此大增。据李晶介绍,国外投资者正在排队买A股。

  这位以优异成绩取得哈佛大学学士学位及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的投资家此前在《机构投资者》、《亚洲金融》、《全球股票》及《欧洲金融》等著名财经杂志举行的独立选举中,连续5年被评为“最佳中国分析员”。而海外投资者对中国A股的浓厚兴趣,甚至令这位业内备受推崇的中国观察家惊叹。这种需求使得QFII提高投资额度的需要非常迫切。摩根大通预计,今年QFII的限额将从现在的60亿美元提高到100亿美元。全球流入中国的资金将会持续强劲。

  基于强劲的盈利增长及大量资金的涌入,李晶判断,今年很有可能成为A股有史以来表现最好的一年。同时,这也将改观中国股市在全球资本市场投资回报率排名中落后的局面。

  投行观点一致

  和李晶的观点相似,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计,2006年从中国内地流入香港股票市场的资金会达到约20亿美元,并在2008年升至70亿美元左右。他认为,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将对于内地股市有促进作用,加上A股市场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对国外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中期利好,这些更增加了A股市场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高盛中国研究部执行董事邓体顺则估计最初从内地流入香港市场的资金规模不会超过60亿美元,他认为QDII所造成的资金流出不会对A股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瑞银集团2006年投资中国的长篇研究报告显示,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内地股票市场的投资兴趣正在由中性偏向正面,中国经济“蜻蜓点水”般的软着陆已经过去,周期性购买时机已经到来。据悉,瑞银集团近期还专门向海外投资者推出了介绍关于中国股改的研究报告,介绍了股权分置问题的来龙去脉、股改的进展以及A股市场的未来投资价值等。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系统性的总结与分析,帮助海外投资者更好地熟悉和理解中国资本市场,因为“这是一个最具成长性的市场”。其中国证券主管袁淑琴表示,瑞银接触的很多投资者,尽管投资风格和投资需求不一样,但他们都希望QFII额度能够越多越好。另外,德意志银行有关人士此前曾透露,QFII额度从今年伊始便出现热销,甚至有外资机构溢价争购的现象,很多客户都在打听对于中国股市的看法。他们今年还会将大部分的QFII额度都投向中国A股。

  风险的考量

  目前,中国位居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列,并且储蓄总额继续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在李晶看来,这是促使中国政府进行股票市场改革并于近期宣布恢复新股发行的一个主要原因。

  她认为,新股发行不会对A股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现在A股表现非常好,国内、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很高,而储蓄回报率很低,这将促使更多的储蓄转为投资。

  不过,在海外投资者看来,中国金融行业还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这也是他们所认为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所在。

  今年一季度,中国的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率已经达到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全年目标的一半。同时,自去年7月人民币升值至今,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货币增长速度连续10个月超过政府目标,投资者因此担忧,央行会否出台新的政策控制贷款过度增长?

  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民银行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上调银行法定准备金比率、提高利率、出台更多行政措施以及允许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等。

  这些措施多是双刃剑。

  例如,提高利率能减缓经济增长,但会使更多的钱涌入中国,对人民币升值会有压力;将银行法定准备金比率从7.5%提高到8%或8.5%,这项政策的效率不太容易确定;同样,行政手段能否产生真正的作用也很难讲;此外,人民币升值不能太快,否则国外的农产品会涌入中国,将影响农民的收入。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