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常州要闻 > 正文

钟楼区有效投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项目创新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5-14 09:25:05 标签: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项目创新

  有效,凸现钟楼投入新理念

  急水行舟,慢进则退。

  时至5月,离有效投入“期中考”的日期越来越近,钟楼区正在一步步坚实地填写着自己的答卷:到目前,列入区全年重点计划的124个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4.5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78.6%;1-4月份,新批外资项目15个,其中总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5个,全区有一批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在洽谈和推进……

  在钟楼人看来,加快有效投入,最高的准则与最终的检验必须落实在“有效”二字上。围绕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04亿元、工业投入5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的年度目标,钟楼人在“有效”上按住了三个关键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项目创新。

  关键词

  资源节约——招商选资

  [特写] 4月底到5月初,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先后刮起了一股“钟楼旋风”。很多当地商界名流、实业巨子被这股旋风所震撼、所吸引,并最终感受到了钟楼的魅力与投资兴业的希望。通过钟楼区招商引资代表团组织的16场拜访活动,他们纷纷向钟楼抛出了橄榄枝,双方共签订合同(意向)3个,总注册外资4800万美元。香港恒兴业(集团)公司和香港信德集团董事局主席何洪燊表示,此次钟楼收获的,全是投入极高资源节约的服务业和高科技生产项目,可见招商引资在钟楼已经升华为招商选资。

  [纵深] 如此招商选资,并非因为钟楼人觉得他们有何傲人的资本,而是出于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因。“全区面积72平方公里,论体量确实毫无优势。要想在百舸争流的大发展中占得先机,除了集约式发展,我们别无选择。”钟楼区委书记徐缨思路明确。

  在土地供给、投资密度、产出密度、能源利用等各个方面,钟楼区都对引进项目作出了规定。对于投资额低于5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和3000万元的内资项目,原则上不再供地,并提出坚决防止和纠正小项目大占地、无项目乱圈地的现象。

  今年的有效投入大会战中,集约式发展始终是不变的主题。1-4月,在钟楼经济开发区内,总投资1.5亿元的亚美柯东方工具二期即将竣工;总投资1亿元的壹地软件园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总投资8.5亿元的钟恒新材料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园区内由于大体量项目纷纷入驻、投产,而不断提升着自身承载能力;五星街道根据土地资源紧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思路,大力发展以商贸服务业为重点的城市经济,通过投资建设综合服务大楼,引入欧尚等商业巨头投资,将有限的土地资源整合盘活,短短两年就使街道集体资产净增1.6亿元;注册外资1000万美元的西林生产资料交易市场项目于今年落户钟楼后,将为常州“西大门”物流板块建设再添重码。

  关键词

  环境友好——一石双鸟

  [特写] 钟楼开发区内的常州晔昇呢绒有限公司刚刚入选全市“促进清洁生产中德项目”技术支持试点企业。现在,企业负责人邹浩明除了关心生产和市场,每周还要定期了解企业水、电、蒸汽等方面的消耗情况,因为他们刚刚投入百万元,对生产方式按照节能降耗、预防污染的要求作了全面改进。邹浩明说,一个企业就算投入再大,也经不住高能耗、粗放式生产方式带来的浪费,他希望通过此举将晔昇在水电气方面的消耗降低30%。

  [纵深] 不仅仅是晔昇呢绒,在钟楼,争创环境友好型园区、企业已经蔚然成风。钟楼区委、区政府认为,以牺牲环境的方式来换取经济增长,越大的投入只会带来越大的破坏。所以,钟楼把加大有效投入的又一个着力点放在了“环境”上。

  作为全市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的“急先锋”,钟楼经济开发区围绕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这三大产业,正逐步构建三大工业循环网络。据钟楼经贸部门初步测算,仅此三大工业循环网络,每年为钟楼经济开发区创造的环境综合效益达上千万元。而对于相同的投入来说,还可以事半功倍,生发出更大的效能。

  除了自然生态环境,钟楼区还将“环境友好”的概念引伸到了软环境之中。开展了区四套班子负责人“项目调研周”活动,对124个重点项目逐一查看,与项目建设负责人、责任人面对面交流,分析问题、把脉开方、化解难题,确保重点项目如期推进。以机关作风“八要八不要”为主要内容的软环境建设年活动也在向纵深发展,为钟楼的有效投入大戏搭建最好的舞台。

  关键词

  项目创新——转变方式

  [特写] 今年以来,钟楼开发区华达科捷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投资上千万元开展技术革新,使自主开发的投线仪、扫平仪两种产品成本由原先的200元左右降至40多元,而国际市场60欧元的销售价格丝毫未动,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增长。

  [纵深] 在实现集约化发展和环境友好型发展之后,钟楼将有效投入的第三环定位在科技创新、实现现代化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

  在全年全区工业投入51亿元的目标中,技改和装备投入占到了60%。在钟楼经济开发区,95个用地企业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和拥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占到了30%,而工业技改装备投入更是占到了工业投入的80%,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可以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眼下的钟楼经济开发区内,25000平方米的科技创业中心正在规划建设。这座中心建成后,将吸引科技型创业企业和拥有高新技术产权的人才加入,有效提供区域科技创新的源动力。科技创业中心还将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税费减免、项目申报、风险投资等一系列扶持措施,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的孵化器。

  位于新闸镇的正和电磁线厂,一季度投入1500万元研制开发出两种规格的换位导线,替代了传统的电缆产品,1至4月份就实现销售收入5500万元,使濒临亏损的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投资2亿多元的兆隆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该公司引用国际先进水平的纳米技术,生产的高分子无机复合材料被广泛运用于汽车、飞机轮胎制造等高端工艺中,预计达产后将形成30亿元的年销售规模……

  面对百亿元投入的重头戏,钟楼区正是通过这三大关键词,努力寻求着有效投入的精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云霄”。待跨越百亿元门槛之日,也正是钟楼三大投入关键词通过年度大考之时。

  李恒栋 朱雅萍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