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江苏艾信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教城正式开业。市委书记范燕青强调,人才资源是最为宝贵的第一资源,全市要进一步做优创新创业的土壤,做大创新发展的舞台,追求合理的人才结构,全力扶持海归人才的高科技企业加速成长。 艾信兰公司的主要创办者,是我市引进的第五批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之一毛力真博士。公司研发的新型脑中风治疗药物,是目前国际上该领域最新的技术成果。作为常州人,毛力真复旦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日前与丈夫及襁褓中的婴儿一起,举家回来创业。预计3-5年内,公司的年产能和销售额将以300%的速度增长。 范燕青对艾信兰的创办表示诚挚祝贺,并对落户常州创新创业的1800多名海归人才表示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全市各地各部门在加大人才引进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海归人才创办企业的培育,积极推进技术与市场、人才与资本、引进资源和本土资源的融合,促进这些高科技企业裂变式成长、跨越式发展,尽快成为常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增长极,真正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范燕青指出,以科教城为龙头的创新平台,要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和服务环境,打造“人才高地”、“人才特区”;进一步强化研发、孵化、放大功能,服务支持“八个园区”的产业发展;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企业迅速发展,促进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他同时希望全市海归创业人才全力以赴、奋力拼搏,努力克服创业初期的各种困难,尽快熟悉适应环境,根植创业土壤;加快推进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善于与本地企业、创投、科研机构合作;善于引进人才、建设团队。 范燕青最后指出,我市即将举行第八批海归创新创业人才的面谈签约,更多的人才将云集常州、共创大业,希望全市前七批人才做出成绩、做出榜样、做出经验。 副市长王成斌,市委秘书长蔡骏出席仪式。
2007年以来,我市先后实施了两轮“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共引进一大批领军型海归创业团队。他们带项目、带资金前来创业,不少企业初战告捷,进展良好。海归人才的“鲶鱼效应”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企业发展好。300个已注册落户的领军型创业人才企业,注册资金17.83亿元,204家企业实现了销售,去年销售额20.74亿元,其中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近60家,销售额超过千万元的有30多家。海归人才李月中创办的维尔利股份公司在创业板上市。 二是创新能力强。引进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拥有专利832项,其中发明专利479项。全市获国家、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中,超过1/3的项目为领军人才创业企业所获得。 三是人才层次高。已落户的领军人才中,博士学位占70%。至去年底,83人入选省“双创人才”计划,1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带来了一系列新视野、新理念、新风尚、新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