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商)谁给干洗制造了麻烦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6-08 15:12:37 标签:
               新闻提示:每年10月,随着气候转凉,干洗业也开始迎来了一年中的旺季,与此同时,有关干洗行业的消费投诉也开始增多,而且这种热度一直会持续到来年4月份。在投诉最集中的12月、1月和3月(2月份因为过年,投诉相对少一些),有时甚至一天就能接到好几起投诉,以致于一位在消协工作了多年的老同志说,每年冬天都有很多人投诉羽绒服质量不好或是干洗的衣服洗坏了,“听到是投诉羽绒服或干洗店的,头都大了”。
   事件:干洗店拒收白色衣物
    2006年12月10号,家住新北区的朱女士将一件白色羊毛衫送到前桥小区菜场的某干洗店清洗。15号,朱女士去取衣服,发现羊毛衫上有一块黄斑,店家答应重新洗一次,可是再次清洗后黄斑仍没有洗掉。朱女士要求赔偿,店家表示赔偿不可能,但是可以退还朱女士3元洗涤费。经过新龙工商所的协调,干洗店同意将这件羊毛衫漂白一次。
    白色衣服因为搭配性强,不容易过时,在冬天很受爱美女性的喜爱。然而,在我市各级消协受理的投诉中,白色衣服被洗得泛黄、串色、染色之类的投诉,占了相当比例。一些干洗店想出了一招:与其洗坏了被顾客索赔,不如不收白色衣物。前几天,家住中凉新村的市民马小姐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1月21日,她将几件衣服送到市区某家干洗店清洗,让她没想到的是,工作人员收下了其他衣物,却拒收其中一件白色的羽绒服,原因是:“白衣服不容易洗干净,特别是白色的羽绒服或棉袄,容易越洗越黄。”无奈之下,马小姐只好将这件白色羽绒服送到另一家干洗店。
    2580元的羊绒衫,被洗得缩了水
    去年11月1日,市民卜小姐到晋陵中路上的某家干洗店取洗好的羊绒衫。店家把洗好的衣服拿给她时,卜小姐有些不敢相信就是自己那件:因为衣服缩水很厉害。干洗店表示可以重新整烫一下,可是没起到多大作用,但是店方不承认是洗涤问题。
    由于这件羊绒衫是当年10月份才买的,而且花了2580元钱,心有不甘的卜小姐将羊绒衫送到了经销商处。经销商帮忙将衣服送到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存在洗涤问题,已经超过缩水范围。然而,面对鉴定报告,干洗店还是不肯赔偿。最终,经过新丰工商所的协调,由干洗店赔偿卜小姐1000元。
    调查:洗件羽绒服,最低只要4块钱  
    为一探究竟,记者随机做了个简单的调查。在红梅新村附近一家连招牌都没有的干洗店,记者试探性地问洗一件羽绒服要多少钱,店门口一位50岁左右的妇女说,4块钱就可以了。当被问到是干洗还是水洗时,老太说“羽绒服一般都是水洗”,随后又改口说“看料洗”。就在和这位妇女谈话的间隙,记者听到一阵“唰唰唰”的声音,透过淡绿色的塑料帘子,可以看见地上摆着几个盆子,隐约可见一个人影,“唰唰唰”的声音,原来就是用板刷在刷衣服。
    离这家小店不远处的另一家干洗店,一台干洗机摆在店堂显眼位置,30多岁的女店主说,洗一件羽绒服7块钱,“羽绒服都是水洗的,干洗对羽绒不好”。据了解,在大型干洗店,洗一件短款羽绒服,价格一般是30元,而在中等规模的店,收费多在15至20元之间。
    而类似这样的干洗店,在我市各个新村、小区,比比皆是。几个盆子、一块搓板,这样的店洗出来的衣服,能有保证吗?
分析:干洗业,良莠不齐,诚信问题令人摇头  
    据了解,2006年,我市各级消协共计受理干洗类投诉122件,列服务类投诉第二。在年初1至4月干洗投诉比较集中的月份,一共有57件。从10月份开始,干洗业的投诉又开始增多,共有7件,进入12月份以后,数量猛然上升至17件。
    2007年1月1日至24日,我市各级消协已经受理了14件干洗投诉。综合干洗业的投诉情况来看,一般集中在这些方面:褪色、掉色、串色、破损、变形、缩水、衣物丢失等,更有甚者,少数干洗店由于经营不善,居然发生店老板卷款逃跑的恶性事件。而投诉标的,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
    在消协的投诉记录里会发现,在被诉方一栏里,有不少是“无名干洗店”,这种“无名干洗店”,其实就是无证无照洗衣店。
    不要以为投诉只针对无证无照的小洗衣店,在被投诉的干洗店中,有名气的大型洗衣店占到了一半还多。这些投诉,既有反映洗涤质量问题的,也有反映服务态度不好的。市民屠女士办理了市区一家大型洗衣连锁店的上门服务卡,由商家上门取衣和送衣。去年9月23日,她将一条羊毛毯送洗,可是迟迟不见店方将洗好的毯子送回。打电话询问,店方的回答让她哭笑不得:要她存满3件待洗的衣物才送毯子。
    市消协一位工作人员分析,造成干洗业投诉增幅明显的主要原因有,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干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干洗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有的服务质量相对较差。此外,由于服装标识不规范造成的洗衣纠纷也不在少数。有一些衣物根本不适宜干洗,衣服又没有加以标注,而一些干洗店对此也不是很了解,造成干洗后衣物起泡、串色的情况时有发生。干洗店作为经营者,时常面临生意不成倒贴钱的局面。而一旦发生洗涤纠纷,消费者很难找到专业的技术机构鉴定,或者是去买同型号的衣物作破坏性试验。
    消费提示:消费提示:     
    1、保管好购物发票、洗衣凭证,以便将来索赔。
  2、400元以上的衣物,尽量选择保值洗涤。否则,一般情况下,店方只会按照洗衣费用的10倍赔偿。
    3、送洗衣物时,应检查有无破损、配件是否完好,并作出书面说明,扣子、金属配件等,最好拆下后再送洗。取回衣物时,也应仔细检查是否有破洞、串色、褪色现象。
    4、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衣物取回,超过取衣时间,干洗店有权收取保管费。
    5、发生洗涤纠纷时,对店家承诺的赔偿事宜,尽量以书面形式约定下来,以防店家事后不认账,出尔反尔。
    来源:常州晚报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