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外资论坛 > 正文

我国利用外资形势分析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视窗 日期:2013-04-17 22:48:01 标签:
          2013年,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依然较强,但低成本优势趋于弱化,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和利用外资国际竞争加剧也加大了我国利用外资的难度

  王雨剑

  当前,我国利用外资规模趋稳增速放缓,来自周边地区、欧盟的投资略有波动,但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升,产业与区域结构继续优化。我国仍然是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地,利用外资正从高速增长期进入到成熟稳定期。

  当前我国利用外资形势及特点

  第一,利用外资规模趋稳,我国利用外资的全球市场份额继续提升。

  2012年受全球经济复苏再度放缓、欧债危机继续发酵、国内经济增速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3.7%。2012年除5月份利用外资微增0.05%外,其余各月均呈现负增长。2013年1~2月,外资新设立企业2915家,同比下降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74.84亿美元,同比下降1.35%。其中2月份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032家,同比下降35.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14亿美元,同比增长6.32%。这是中国连续8个月负增长之后首次恢复正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成为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重要稳定因素,在此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走向复苏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我国利用外资增速由2010年和2011年的17.4%和9.7%转为小幅下降,但从201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18%、亚洲下降9.5%的背景看,中国利用外资的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引资国。

  第二,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大于制造业,利用外资的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年外商对华投资从传统的加工装配环节继续向产业链高端和服务业延伸,我国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38.4亿美元,同比下降2.6%,占利用外资总额的48.2%,连续两年超过制造业比重。2012年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行业分布进一步优化,扣除房地产因素,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4.8%(房地产实际使用外资下降10.3%);服务业中分销、计算机应用、金融服务等行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10.9%、12.3%和11.0%。在制造业利用外资中,部分高端制造业增长较快,通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同比增长31.8%和17.2%。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吸收外资继续得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商投资也日益形成规模。同时,外资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不断增多,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第三,中部地区利用外资增长较快,东部和西部则有所下降。

  近年来,我国继续积极引导外商扩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促进相关产业的梯度转移,利用外资的区域结构持续优化。2012年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实际使用外资925.1亿美元、92.9亿美元、99.2亿美元,增长-4.2%、18.5%、-14.3%,占利用外资总额的82.8%、8.3%、8.9%,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已从2002年的13.3%提升到2012年的17.2%。中西部地区不但在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面有了明显进展,而且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医药制造、现代农业等高端产业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也已初具规模,在一些领域甚至开始与东部地区实现同步发展。

  第四,发达国家对华投资整体平稳,东亚地区对华投资降幅较大。

  2012年流入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出现了32%的大幅下滑,同比下降约2700亿美元,其中欧盟和美国的降幅均在35%左右。美国对外投资流向巴西和印度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投资降幅较大,但对华实际投资31.3亿美元,依然增长4.5%。欧债危机导致欧元区对外投资能力减弱,2012年欧盟27国对华实际投资61.1亿美元,下降3.8%。而日本对华投资增长16.3%,达到74亿美元,但受钓鱼岛问题影响,2012年9月以后对华投资停滞,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倾向加强。2013年1~2月欧盟对华投资增长较快,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34.01%,达到12.14亿美元;美国、日本对华投资则分别同比微降5.37%和6.7%,为4.97亿美元和12.69亿美元。

  我国利用外资环境的新变化

  2013年,国内外经济增长形势有望较上年有所好转,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依然较强,但低成本优势趋于弱化,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和利用外资国际竞争加剧也加大了我国利用外资的难度。总体看,我国利用外资规模有望趋稳,作为外资首选地,将继续保持在11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

  一是全球经济继续低速增长,发达国家对外投资能力有望增强。

  当前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增长期进入调整转型期,全球经济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维持低速增长态势。受此影响,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也将处于一种温和增长态势。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但欧债危机总体趋缓,美国解决“财政悬崖”问题取得初步进展,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支柱产业继续复苏,日本也出台了大规模刺激经济复苏计划,2013年发达国家经济回升有望快于上年,对外投资能力也将有所增强。经过几年的调整转型,包括全球经济失衡等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已得到缓解,世界经济增速虽然低于危机前,但正在趋于温和复苏;与此相应,我国利用外资也不会再出现2009~2011年的剧烈波动,整体规模维持稳定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是发达国家继续推进再工业化,国际上吸引外资的竞争加剧。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提振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增强国家竞争力,发达经济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采取多种措施吸引海外资本回流。受比较优势等因素影响,这种再工业化进程仍需持续较长时间,且面临很大不确定性,还不至于导致我国利用外资规模急剧减少,但目前确已出现发达国家企业从我国撤回或部分撤回现象,比如福特、阿迪达斯等。发达国家在重振制造业过程中,十分重视在本土发展绿色新兴产业,以抢占未来科技进步的制高点,我国在高端制造、高端服务、新兴产业上引资的压力将加大。与此同时,越南、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利用自身成本更低的优势大力吸引来自发达经济体的投资,国际市场上对外资的争夺日趋激烈。因此,2013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利用外资将面临与发达、发展中国家同时竞争的“两线”作战态势,利用外资规模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三是我国对外资吸引力依然较强,但成本优势逐渐趋于弱化。

  国内影响利用外资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互现。我国市场潜力巨大、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较高,这些吸引外资的整体优势在2013年不会改变。同时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复苏,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将进一步稳固,经济增长有望加快,这将增加外商来华投资的信心。特别是我国将进一步深化各项制度改革,包括收入分配、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等重要领域改革都有望取得新进展,这无疑有助于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2013年2月份实现连续8个月负增长之后首次恢复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作为外资首选地的地位依然稳固。但也要看到,我国用了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当前土地、劳动、资源等要素价格呈刚性上涨,低成本优势正趋于弱化,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外资企业已开始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和海外转移。总体看,国内发展阶段的转换将促进利用外资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规模将比较稳定。

  四是地缘政治风险增加,东亚生产网络运转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地缘政治冲突呈多发、高发态势,2013年这一趋势也难以根本逆转。美国重返亚太并高调推动建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在南海问题、东海问题等一系列国际关系中挑起事端,参与东北亚自贸区,加强与中国周边东南亚、印度等国经济往来,中美在贸易领域摩擦呈深化之势,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格局也更加复杂,加之钓鱼岛等问题的持续发酵,2013年东亚地区稳定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强,东亚生产网络的正常运转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区域内各经济体间的跨国投资也可能趋缓。

  通过更高层次的“引进来”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外资仍是我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着力解决好新情况、新问题,通过更高层次的“引进来”来进一步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强投资环境建设。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与管理,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硬环境的同时,更要重视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尤其要着重加强依法行政、改进政府服务,加强投资环境宣传,强化市场法治、改善市场信用,优化环境、促进环保等方面多下工夫,为投资者提供公平、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

  二是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切实强化对外商投资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使外资企业真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要加强对反外资垄断的监管力度,在《反垄断法》基础上完善操作性更强的配套规章制度,保护我国的产业安全,确保经济发展主动权。

  三是继续优化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统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正确引导外资投向,鼓励外商投资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严格控制高载能、高污染和低效率外资项目。继续有步骤、有选择地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服务业改革,创造高效便捷的服务业发展环境,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特殊区域,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统筹吸收外资与自主创新,着力提高对服务业外资企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外资企业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效应。

  四是要引导外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力度。加强中西部区域产业政策引导,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市场、资源、劳动力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着重开展中西部地区投资促进工作,有序推进产业转移促进中心、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扶持中西部国家级经开区、边境合作区发展。充分利用好国外优惠贷款,支持欠发达地区改善投资环境,并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五是要加强“引资”与“引智”相结合。要大力鼓励和提倡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发展相关配套产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增加研发投入,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科研机构优势互补、共同研发、共享成果,合作申请国家科技开发项目、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等,扩大技术的溢出效应。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名称:我国利用外资的区域变动研究,项目编号:12XNH081)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