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外经贸厅、省统计局联合发布《2007年江苏省外经贸综合绩效评价报告》,这是江苏省首次对外经贸发展进行量化考核。 据了解,对外经贸开展并完成综合绩效评价,我省开全国先河。这个体系突出了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对全省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贡献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改善等要求,内容包括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境外投资和开发区发展绩效评价五大模块。指标设置努力体现科学发展要求,如设置有“两高一资”商品出口占比、重要资源原材料进口占比、境外分销研发投资占比、开发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外企职工工资、开发区工业能耗、污水排放量等。 首份报告显示,全省外经贸综合绩效持续提高,人均进出口比上年增长21.9%,加工贸易增值率提高11个百分点,开发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提高40%。基础继续夯实,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比上年增长61.9%,进出口总额超1亿美元的企业比上年增长27%,新批境外投资项目超过250个,有近90家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企业营业额超过1000万美元。苏州规模以上外资企业占当地工业产值的2/3,高出全省25个百分点。苏州、无锡涉外税收占当地税收比重分别达到40%和32.1%。全省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8%。其中,无锡外企职工工资达到29305元,宿迁外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速快于全省16.2个百分点。无锡、常州开发区就业人数占比分别达到29%和18%。 报告就外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展速度有所回落,发展结构也有待优化。比如,“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占比增加了0.2个百分点,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却不增反降。在发展后劲上,有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数增幅回落了1.6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