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华供应商集体再陷“污染门”
企业强硬态度突现软化 称愿与环保机构私下交流 也许你正在使用苹果手机或平板电脑,可是你知道手中的时尚产品背后有多大的环境代价吗? 昨日,在自然之友等五家环保组织联合举办的苹果供应链污染调查报告发布会上,一幅巨大的黑色苹果图片代替了漂亮的白色苹果。这些环保组织调查发现,有多达27家苹果“疑似”供应商出现过环境问题。其中包括富士康、广州名幸电子和昆山凯达电子等等。据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介绍,因苹果以“长期政策就是不披露供应商”为由拒绝提供产品供应商名单,因此相关环保组织在确定相关“疑似”供应商时,均是通过查阅相关新闻报道以及企业年度报告获得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苹果公司的大量产品都在中国生产,其生产环节涉及全国各地的诸多工厂。但却一直以保密为理由,拒绝向公众公布供应商的污染情况。这种通过代工厂把污染转移到生产国的做法,受到我国环保人士的广泛质疑。 据了解,今年1月,环保组织就发布了第一期《苹果的另一面》报告,其中指出了苹果在我国国内供应链存在污染和毒害。但报告发出后,苹果公司并未回应其中提出的质疑。面对一味回避的苹果公司,中国多家环保组织对其供应链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查。经过7个月的案头和实地调研,环保组织发现了这个3000亿美元产业帝国的污染排放正在蔓延,严重威胁当地环境和公众健康。 根据调研报告显示,部分苹果供应商的污染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像名幸电子在广州的工厂曾企图掩盖环境违规问题而被环保部门识破,仅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因各种环境违法问题被立案查处十余起;另外一家在武汉的苹果疑似供应商工厂污染物排放过大,使工厂旁的南太子湖受到严重污染。 “大量IT供应商超标违规记录已经公开,但苹果选择不去面对,而是继续使用污染企业做供应商,这就应该看做是苹果公司蓄意所为。”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愤怒地表示。而且面对声讨,苹果公司一直显得非常强硬。在苹果公司发布的2011供应商责任报告中,列出了36个审核发现的核心违规事件,却没有一例环境污染问题。 这些环保组织在过去5个月多次试图和苹果联系,苹果一直不予理睬,直到这次发布会召开,苹果公司姿态才稍有放低。“今天早上,我们收到了苹果公司副总裁的来信,他们说环保组织提供的污染企业名单中有几家不是他们的供应商,但其他的是。”马军透露,这位副总裁还表示,愿与环保组织进行“私下交流”,例如开个电话会议去了解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尽管苹果服软为解决问题带来一点曙光,但飞象网CEO项立刚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苹果公司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以及公司治理非常不透明。要让苹果改变这种管理模式,几乎是不可能的。“企业对供应商的采购方面怎么可能变成公开透明的,这些东西是其经济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