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外资要闻 > 正文

外资银行的角色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日期:2012-08-27 09:20:23 标签:外资银行 角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副主任斯登·克莱森斯日前提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审视并重新评估外资银行进入本国市场的动机、模式、与本地银行的差异和对本地金融体系的冲击。

历史上,对外资银行的看法一直争议不断。各国对外资银行纷纷采取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截至目前,外资银行占经合组织国家银行业市场份额的20%,由于发展中国家在讨论市场准入问题时的议价能力比较低,外资银行占当地市场份额的平均值为50%。克莱森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占据绝对优势,引入外资银行必须小心翼翼。

一般情况下,当外资银行在东道国银行市场占多数时,它们会在金融中介服务中承担重要角色,当它们在当地占少数时,外资银行倾向于成为利基型企业,致力于成为按照规模、垂直市场或项目复杂性为记殖隼吹奶囟ㄏ阜质谐〉牧斓颊摺

由于外资银行的目标更长远,它们的战略规划周期很长,对于新开发的市场不计较一时得失,外资银行的业绩比不过发展中国家的本地银行,但比本地银行有更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在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等关键科目上,外资银行的得分较高。此外,外资银行的投资组合比较保守,风险系数低。

由于外资银行具有如上特点,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普遍观点认为,引入外资银行有利于促进本地银行业良性竞争,提高金融中介服务质量,有利于当地金融稳定。金融危机之后,克莱森斯和其他学者发现,事实和想象差别较大。

通过对118个国家中1198家外资银行的分析,克莱森斯发现,外资银行在选择借款者时过于挑剔和苛刻,往往会压制当地金融业的发展。例如,当中国房地产出现下行趋势后,越来越多的外资行开始挑剔客户资质,而英国渣打银行索性连续4个月停止了房贷业务。对于外资银行的这种态度,克莱森斯认为,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改进靠拉关系拿贷款的旧模式。

当发生金融危机时,母国银行风险可以快速传导到其海外分支机构,外资银行成为导致东道国发生危机的重要风险因素。而当东道国发生危机时,外资银行在当地的贷款量迅速缩小,大大低于本地银行的贷款总额,加强了市场的紧缩趋势,直接推高了东道国金融机构的挤兑风险。

国际银行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时,首先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问题,当金融危机范围扩大时,外资银行只向那些对本国具有地缘政治意义且不构成直接竞争威胁的国家放贷。在2011年秋天,欧债危机最危急的时刻,欧洲市场需要大量美元融资,摩根大通的统计显示,欧洲市场上的外资金融机构持有大约8500亿美元的资金,均明确表示拒绝借款给欧洲银行。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持续4年了,发达国家的国际银行面临增加资本金和重组压力,投资意愿降低,纷纷大幅裁员并减少海外分支机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银行开始展露头角。值此新旧开始交替之际,外资银行带来的问题会重新上演还是翻开新的一页,值得密切关注。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