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常州要闻 > 正文

常州大家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金怡濂

作者:CZWZW 来源: 日期:2011-11-03 08:12:55 标签:

    终于看见“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从一名大学生到技术员,金怡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成长着。毕业第三年,因为在参与一款新型继电器式的专用机研制中的出色表现,金怡濂荣立三等功。

    金怡濂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台继电器式专用机,其实已经带有计算机雏形的意味。

    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问世,它标志着人类走出了迈向信息时代的第一步。

    1956年,周总理亲自领导制定我国《科学技术发展12年远景规划》,其中,“计算技术”成为重点发展的学科。根据远景规划,我国政府迅速选派了一个有20人组成的进修队赴苏联学习计算机。27岁的金怡濂非常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

    金怡濂和队友们并不知道计算机将在未来怎样深刻改变我们这个世界,但祖国的重托激发起他们全部的学习热情。

    1957年11月16日,大使馆通知进修队,明天到莫斯科大学礼堂听国内来的首长作形势报告。大家纷纷猜测也许毛主席会来,队员们兴奋得一宿没有睡好。

    第二天,雪后放晴的莫斯科天空碧蓝如洗。在听完中宣部长陆定一的形势报告后,下午6点左右,主持人向大家宣布:毛主席来看望大家了。毛主席从主席台左侧的小门中走了进来,3500人的礼堂立刻沸腾起来。在异国他乡如此近距离地仰视毛主席,金怡濂的心情异常激动。

    就在这次接见中,毛主席说了那段非常有名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金怡濂说,参加这次接见,聆听伟人话语,对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鞭策他一生孜孜不倦追求事业。次年归国的途中,一个早晨,火车行驶在茫茫的东北原野上。金怡濂忽然想看看“八九点钟的太阳”到底什么样子,特意跑到车厢尽头,结果在玻璃后面看到跃升在地平线上空的太阳,果真是朝气蓬勃、活力四射。金怡濂心中充满豪情。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