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社会开放可选用企业名称资源库,企业名称"拿来就用"。在企业申请设立过程中,"起名难"一直是申请人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方便申请人,切实帮助其解决"起名难"的问题,上海市工商局自我加压,收集整理了5.1万个经核准但已过期的闲置企业名称,建立了可选企业名称资源库,并决定从2007年起,将该资源库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从今天起,凡是前来工商部门办理企业开业登记的申请人,均可直接从该资源库中挑选中意的名称直接使用。这些被选中的名称将直接进入电脑名称审核"绿色通道",实现"即时查询、当场受理、当天核准、快捷登记"。 (二)规范全市企业登记注册工作,做到"政策统一,一口说清"。上海工商部门将依托已经开通的企业登记辅助查询系统,实现全市21个工商登记注册大厅的各级企业注册官在实施行政许可的过程中,把握同样的尺度、掌握同样的标准,以全市统一的工作规范,实现规范服务与优质服务的有机统一。2007年,各级企业注册官在办理企业登记注册时,将向申请人一口说清所需提交的文件目录、法律依据、填写要求等相关内容。 (三)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企业年检申报备案制,体现"守法受益、违法受制"原则。从2007年起,上海市工商局将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年检申报备案制。该制度将改变以往企业年检的模式,根据企业守法情况,实行分类监管,对生产经营情况正常、无违法记录的企业,在企业年检申报时,免予提交审计报告、免于审查、实行备案。对违法失信企业予以重点审查,及时查处或纠正违法行为,真正体现"守法受益、违法受制"的信用原则。 (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联络点建设,拓展消保维权工作的广度和深度。2007年,上海工商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联络点建设,延伸监管触角,完善维权网络,健全快速反应机制,不断提高联络点在社区群众中的知晓率和认同度,让广大老百姓不出社区就能得到消费维权服务。 (五)积极推动工商行政管理法律宣传进社区工作,提高社会各界的法律意识。上海市工商局在2006年面向社会成功举办以"公平竞争,和谐共赢"为主题的企业法律实务讲座的基础上,2007年,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各区(县)工商分局将主动开展工商行政管理法律宣传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实现工商部门与社会各界的良性互动,让更多的经营者知法、懂法、守法,让更多的消费者掌握最新的维权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继续扩大"市民参观日"社会覆盖面,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工商部门。2007年,上海市民均可通过登陆工商行政管理网站等方式,报名参加工商部门的活动。凡是获得资格的市民将前往上海市工商局参观企业登记注册大厅、工商行政管理陈列馆,并与"12315"热线工作人员同步接听消费者的申(投)诉、举报电话,更深入地了解工商部门的日常工作。 (七)探索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工作,推进工商干部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公务员法》指明了公务员分类管理的改革方向,为上海工商部门开展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试点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和制度空间。2007年,上海工商部门将继续深化企业注册官制度试点工作,努力实现企业注册官责、权、利的统一;积极开展经济执法官制度探索,以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为目标,加快推进职业化、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八)定期公布市场主体登记情况公告,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上海市工商局将继续完善登记注册的统计分析和信息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工商企业信息的社会效用,每半年向社会发布一次市场主体登记情况公告。公告将主要包括本市各类市场主体的户数、注册资本和行业分布动态情况,用数据和图表的形式为公众全面展现本市市场主体的发展规律与变化特点,努力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理性投资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