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商)食品标签,何时能通俗易懂?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6-09 15:40:11 标签:
                      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纪念日,健怡可口可乐和雪碧饮料因为没将所含的 “苯甲酸钠”注明为防腐剂,被杭州两名消费者以侵犯知情权为由告上了法庭。
7月25日,当地法院通报称,一审判决以饮料生产商“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经权威部门认证的方式对其产品进行标示”为由,驳回了两名消费者的起诉,但法院同时也指出,可口可乐的生产商应成为保护消费者的典范,消费者有理由相信生产商“有能力也乐于更完善地标示其产品”。
虽然法庭作出了判决,但对于食品标签的争论,还远远没有结束。
防腐剂穿上了“隐身衣”
事实上,没有注明“苯甲酸钠”为防腐剂的食品饮料比比皆是,8月30日,记者在市区几家超市调查发现,饮料、酱菜、蜜饯、调味品……这些人们经常接触到的食品大都标注了“苯甲酸钠”,也有一些标注了“山梨酸钾”,还有的产品两者都有,但是,只有极个别的食品注明其“防腐剂”的真实身份。甚至有些食品,宣称“100%不含防腐剂”、“100%纯天然食品”,但配料表却明明白白标注着“山梨酸钾”、“苯甲酸钠”。
食品标签为啥不能明明白白?
国家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30多种,双乙酸钠、二氧化钛、谷氨酸钠、山梨糖醇、亚硝酸钠、苯丙氨酸、氧化锌……专业人士可能一看便明白,但绝大多数消费者并非专家,根本不知道它们的“真实身份”。
正在超市选购乳饮料的林女士告诉记者,购物时会很仔细地研究食品标签,可配料表的很多成分就像化学分子式,她又非理科出身,根本搞不清。
女士则称,她追求“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因此从不买含有“防腐剂”的食品,但记者注意到,她放进购物篮中的一款笋制品,虽然宣称“纯天然,不含防腐剂”,配料表却写着“山梨酸钾”。
记者采访了数十位消费者,只有少数人知道“苯甲酸钠”就是防腐剂。
食品标签,作为消费者选择食品的必备参考,应该让消费者从中获得食品真实、准确、详尽的信息,但事实恰恰相反。
食品标签,何时能通俗易懂?
采访中,有消费者认为,生产厂商之所以对“防腐剂”的出身“遮遮掩掩”,就是迎合消费者对防腐剂的畏惧心理,以确保销售“顺利”进行。
不过,也有厂商对此类“营销技巧”不感兴趣,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在超市货架上,记者看到有种碳酸饮料的配料标注为:碳酸水(水、二氧化碳)、白砂糖、酸味剂(柠檬酸)、食用香精(调味剂)、防腐剂(苯甲酸钠);有一种巧克力注明了“过敏症信息”:本产品可能含有微量花生或坚果成分……
“可以想见,在竞争异常激烈、监管体系又尚未完善的情况下,那些在产品上标注‘良心’的企业更值得尊敬。”市工商局消保处负责人说,“消费者的尊敬是企业得到的最好礼物,在越来越透明的市场环境下,它意味着市场的选择,也意味着企业的兴衰和生死。
理应“通俗易懂、准确、有科学依据”的食品标签,不知何时能真正成为食品真实有效、合法诚信的身份证。
 来源:常州日报

本文网址: